孔祥俊

人物简介:

孔祥俊,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凯原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院院长。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知识产权庭庭长,第一巡回法庭副庭长,行政审判庭副庭长,一级高级法官。曾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平交易局副处长。曾兼任中国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技法学会副会长,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市场监督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中国分会副会长。2006年入选中国法学会“第五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2009年入选*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首届审判业务专家”,三度入选英国《知识产权管理》杂志评选的“全球*具影响力50位知识产权人物”。 著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与完善》(1998年)、《商业秘密保护法原理》(1999年)、《反垄断法原理》(2000年)、《反不正当竞争法新论》(2001年)、《反不正当竞争法原理》(2005年)、《商标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原理与判例》(2008年)等学术著作近30部。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反不正当竞争法新原理·分论书籍相关信息

  • ISBN:9787519730222
  • 作者:孔祥俊
  • 出版社:中国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3
  • 页数:572
  • 价格:108.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适合人群:法律专业学生, 法学教师, 法律工作者, 企业法务人员, 对知识产权法感兴趣的读者
  • TAG:法律 / 商法 / 法学教育 / 知识产权 / 反不正当竞争
  • 豆瓣评分:7.5
  • 更新时间:2025-05-01 08:45:43

内容简介:

本书对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列举性规定的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尤其是对于2017年《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的内容进行了重点研究。2017年《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不仅使所涉各类商业标识保护体系化,使其逻辑关系更为清晰和覆盖内容更为广泛(注册商标以外的商业标识全覆盖),而且以兜底性规定遏制更多的市场混淆行为,甚至使混淆行为规定的调整范围超出了通常的商业标识保护。这些新修改的内容将会有重大意义,尤其是兜底性规定会在制止市场混淆行为上发挥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