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同纲领》到“八二宪法”

从《共同纲领》到“八二宪法”电子书籍推荐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本书的核心问题意识是,现代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宪法,以及宪法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新中国宪法史一路磕磕绊绊,终于在以“八二宪法”为开端的改革宪法阶段稳固下来,“八二宪法”是否仍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时代的大变革?
★重新梳理看似“失败的遗产”的中国宪法史,藉此透视现代中国的建构路径,理解“宪法何以中国”。
★以历史主义的视野和方法,内在地描述中国宪法的动态演进过程,但并未被浪漫主义的民族文化诉求诱惑,而是转向以历史为公器的普遍主义反思。
★不仅关注中国宪制的发生学,也关注世界法权秩序的重建,思考中华民族成为世界历史民族的使命。
比起美国稳步演进的宪法史,中国几经更迭的宪法史,看似是一笔“失败的遗产”。但问题是,人们是否可以抛开历史而理解现在?是否可以凭空制造出理想的宪制?所谓“失败的遗产”难道不是妄想凭空制造出“美丽新世界”的产物吗?抛开这笔“遗产”,人们是否有可能理解新中国宪制的本质以及构想未来宪制的可能方案?
中国宪制的发展必然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看似截然的断裂,实则有内在的关联;未来中国的宪制更不可能抛弃与这笔“遗产”的历史联系,甚至可以说,只能从这笔“遗产”中生发出来。
本书旨在探究一个困扰中国人一百多年的问题,那就是“宪法何以中国”:
——为什么自清末以来,中国需要现代宪法这么一个西方舶来的“劳什子”?
——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宪法,以及宪法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
——新中国宪法史一路磕磕绊绊,终于在以“八二宪法”为开端的改革宪法阶段稳固下来,但“八二宪法”是否仍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时代的大变革?
——既往的宪法史(的经验教训)是否足以让国人据此设计一套社会主义宪法演进的基本法?
书籍目录:
自序 宪法何以中国
《共同纲领》与中国的不成文宪法(1949—1954) /1
一 临时宪法? /2
二 统一战线与政治协商的历史耦合 /6
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双重属性 /14
四 三大文件 /19
五 不成文宪法(1949—1954) /29
最高国务会议与“五四宪法” /41
一 何为最高国务会议 /42
二 宪法实践中的最高国务会议 /50
三 “五四宪法”的二元政体结构 /63
四 结语 /74
“八二宪法”的生成与结构 /77
一 历史的叠加 /77
二 统一战线 :民主、革命与爱国 /83
三 领导与代表 /91
四 新的宪制设计 /101
五 多重复合结构 /105
监察委员会与“八二宪法”体制的重塑 /111
一 合署办公 /111
二 “八二宪法”体制 /115
三 监察委员会的宪制意义 /122
四 结语 /130
监察权的宪法性质与“八二宪法”的分权体系 /133
一 引言 /133
二 分权的理论基础 /137
三 分权的制度实践 /143
四 “八二宪法”中的分权 /149
五 监察权的双重属性 /155
宪法何以中国 /159
一 宪法中的“中国” /159
二 宪法序言中的革命叙事 /179
三 新的宪法观与世界主义 /198
作者简介:
翟志勇,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哈佛大学东亚法律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编《代议制的基本原理》,译有《身披法袍的正义》等。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40738714:
( 2025-02-28 18:31:54 )
稳定下载PDF/MOBI文件,精校学术推荐收藏,操作便捷。
-
用户1728427869:
( 2024-10-09 06:51:09 )
书里的案例很实用,可以直接参考。
-
用户1732786605:
( 2024-11-28 17:36:45 )
双语版电子书下载稳定,支持MOBI/TXT格式导出,资源优质。
-
用户1715020624:
( 2024-05-07 02:37:04 )
高清的报告资源,多格式设计提升阅读体验,推荐下载。
-
用户1717778766:
( 2024-06-08 00:46:06 )
图文功能搭配AZW3/TXT格式,无损数字阅读体验,体验良好。
相关书评
-
中国宪法,何以,宪法中国~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01 10:57:41
-
2025年读的第一本小书《从<共同纲领>到“八二宪法”》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01 10:57:41
-
宪法史即是国史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01 10:57:41
-
任重道远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01 10:57:41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