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翎

人物简介:

路翎(1923—1994)是从抗日战争到朝鲜战争时期中国最重要的文学社团“七月派”中最重要的小说家,毕生在小说、诗歌、话剧、文论、散文等多个领域取得突出成绩。1950年代初,王瑶在共和国第一部现代文学教材《中国新文学史稿》同一章节中将他与丁玲并置讨论,夏志清深憾对因材料不足不能在海外第一部现代文学教材《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为路翎设置专章。以1955年为界,路翎的创作生涯存在分断。前期作品大多史有定评,如长篇《财主底儿女们》,中篇《饥饿的郭素娥》《蜗牛在荆棘上》《洼地上的“战役”》,中短篇小说集《青春的祝福》《求爱》《在铁链中》《平原》,话剧《云雀》,与胡风合著的《胡风路翎文学书简》等,均被认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性或代表性作品。平反复出后,路翎在生命的最后十余年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创作,留下了巨量的长篇小说、抒情诗歌和回忆性散文作品,这些作品在其生前大多未能出版,是1980年代中国文学中一笔特殊而宝贵的遗产。《路翎全集》是作家毕生心血的全面结集,不仅精心校勘汇编了前期作品,而且首次系统整理了晚年手稿,使作家留下的宝贵遗产得以完整呈现。

路翎全集:第五卷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路翎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 ?“自新文学运动以来的,规模最宏大的,可以堂皇地冠以史诗的名称的长篇小说” ?“整个现在中国历史”皆“颤动在这部史诗所创造的世界”之中 ?探寻“历史事变下面的精神世界底汹涌的波澜和它们底来跟去向” 本卷收入路翎的首部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作品分两部,共31章,约80万字。第一部初名《财主底孩子》,约于1940年5月开始着手,1941年2月完成初稿,不幸遗失,重写完成于1943年11月,始更名为《财主底儿女们》。第一部以苏州首富蒋捷三家族内部的财产争斗直至分崩离析的过程为中心,展现了封建家族制度崩溃、青年知识分子走上不同道路的历史进程,极富时代感和历史感。第二部完成于1944年5月,以蒋家小儿子蒋纯祖在七七事变后辗转南京、武汉、重庆的经历为线索,在表现其流浪探索的复杂旅程的同时,更是深入刻画了“历史事变下面的精神世界底汹涌的波澜和它们底来根去向”(胡风)。《财主底儿女们》是路翎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自新文学运动以来的,规模最宏大的,可以堂皇地冠以史诗的名称的长篇小说”,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个重大的事件”;胡风甚至认为,“整个现在中国历史”皆“颤动在这部史诗所创造的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