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为设计:颠覆性设计思维与设计哲学(第2版)

一切皆为设计:颠覆性设计思维与设计哲学(第2版)精美图片

一切皆为设计:颠覆性设计思维与设计哲学(第2版)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人类并没有发现火,而是设计了火。设计不是简单地由电脑程序操作出的既定结果,也不是单纯地由想象激发的艺术品。当我们创造出新的事物如技术、组织、流程、环境、思维方式或系统时,我们就是在从事设计的工作。 以这个广阔的视角出发,本书作者哈罗德·尼尔森和艾瑞克·司杜特曼对这个自然而古老的人类能力开展了全新的探索,重新定义与推动了一个新的设计哲学观点,深入讲解了设计者和领导者应具备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且教导其分辨与反思设计的邪恶与荣耀。 《一切皆为设计》虽然不提供设计实践的具体模型与配方,但是却讨论了有别于科学与艺术的第三种人类行为与探索文化——设计——的核心。因此,本书所倡导的设计思维适用于众多领域,从平面、建筑等传统设计领域到教育、医疗、政策运作等非传统设计领域,无所不包。 无论是传统设计领域的从业者,还是来自非传统设计领域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都能以一种设计思维来看待自己对自己所在领域的责任与义务,掌握融入与改变世界的能力,最终成为自己人生的设计师。

书籍目录:

导 论 创世记中描述的创造从未间断过。作为人类,我们不断创造来帮助我们重塑所知世界的现实和本质。当我们创造出新的事物如技术、组织、流程、环境、思维方式或系统时,我们就是在从事设计的工作。 第一部分 最初的传统 我们总是习惯于把人类的成就贴上“发现”的标签,而不是“设计”的,这么做揭示了我们传统中存在一种很严重的偏见,即将“观察”凌驾于“想象”之上。人们在争论达芬奇到底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时,往往忽略了他归根结底其实是一名设计师的事实。 第1章 最初的传统:整合性设计思维 第二部分 基础理论 虽然人们普遍认为任何新的思考方式都应该由新的范例确认(Kuhn,1962),但是找到一些基础理论以使新的探究文化得以立足也同样重要。我们接下来论述的设计本质就是设计方法的支持平台。 我们认为本部分的章节包括了重大的且对设计文化起支撑性作用的理念。研读这些基础概念将会帮助设计者或设计的拥护者,了解让真实设计探究和行动得以繁盛的必要条件。 第2章 终极独特 第3章 服务 第4章 系统论 第5章 整体论 第三部分 基本技能 设计的基本技能是很简单的“做中学”。它们需要不断地练习。实际上,这些技能的习得跟人们做运动及修习艺术或音乐等方面的基本技能的方式是一样的。掌握这些基本技能并不是因为我们要抵达一个终点,而是因为我们要去经历一个刺激而持续的过程。其成就是通过优点和质量来衡量的。 第6章 渴求 第7章 诠释和测量 第8章 想象和沟通 第9章 判断 第10章 组合和连接 第11章 工艺和材料 第四部分 形而上学 每个设计师都必须对生活中的设计方法所延伸出的大量的形而上学问题进行思考。这样的问题包括了设定设计边界、判断设计卓越性、界定设计师在设计成果上的责任,以及如何面对设计固有的美好和邪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利益相关者、整个社会以及他们自己,出色的设计师应承担对这些主题的意义和结果进行持续性反思的义务。 第12章 设计之恶 第13章 设计之荣耀 第14章 设计之保证人(神) 第五部分 聚拢 将事物系统式地聚拢到一起有两种迥异的方式。第一种是通过关系——对比相似性和差异。第二种是通过联系——绑定或连接在一起。因此,聚拢就是什么可以确定事物是相似的以及什么可以将不同的事物绑定在一起。 第15章 成为设计师 第16章 作为设计师 后 记 未来之路 设计已经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同样也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设计能力是一种以显著方式融入与重塑世界的能力,是设计师及全人类应掌握的基本生存技能。追求本书所提出的设计意图和目的是一种终生承诺,这个承诺针对的是我们所参与的最重要的设计过程之一,即我们自己的人生设计。

作者简介:

[美]哈罗德·尼尔森(Harold G.Nelson) Ф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拿到了建筑学位,之后转投社会系统科学专业。曾任系统科学教授。 Ф 他是第一个在论文中把设计与系统论结合思考的人。 [美]艾瑞克·司杜特曼(Erik Stolerman) Ф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副院长。 Ф他的主要工作涉及交互性、交互设计、人机交互、设计实践、哲学和理论设计等方面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可打印(686+)
  • 高清(1720+)
  • 物超所值(769+)
  • 干货(357+)
  • 无广告(174+)
  • 模糊(941+)
  • 雪中送炭(136+)
  • 惊喜(694+)
  • 情节紧凑(116+)
  • 研究(360+)
  • 过期(405+)
  • 宝藏(463+)
  • 无乱码(992+)
  • 可听读(326+)
  • 条理分明(369+)
  • 自学(302+)
  • 神器(247+)
  • 朗读(840+)

下载评论

  • 用户1737551653: ( 2025-01-22 21:14:13 )

    无损版本期刊资源,PDF/MOBI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体验良好。

  • 用户1729612251: ( 2024-10-22 23:50:51 )

    完整的小说资源,互动设计提升阅读体验,资源优质。

  • 用户1735433183: ( 2024-12-29 08:46:23 )

    优质版本小说资源,MOBI/TXT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推荐下载。

  • 用户1743020582: ( 2025-03-27 04:23:02 )

    双语功能搭配PDF/AZW3格式,完整数字阅读体验,值得收藏。

  • 用户1744660380: ( 2025-04-15 03:53:00 )

    音频功能搭配PDF/MOBI格式,优质数字阅读体验,资源优质。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