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深度思考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01 18:17:36

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精美图片

深度思考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5744851
  • 作者:金磊 / 川上浩司
  •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2018-9
  • 页数:240
  • 价格:42.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平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适合人群:对心理学和哲学感兴趣的读者,希望提升自我认知和思维能力的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及所有追求深度思考和学习的人
  • TAG:自我提升 / 心理学 / 人工智能 / 深度学习 / 思维训练
  • 豆瓣评分:4.7
  • 更新时间:2025-05-01 18:17:36

内容简介:

“快速工作法”、“高速PDCA法”、“超级时间压缩法”……以往这些工作方法,都无一例外地特别重视“快速”两个字。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接受了“迅速反应=头脑聪明”的定义,于是便去不断地追求速度和便捷。可是,无论你回答的速度多快,给出的答案可能也并非是正确的。所以,本书将让读者体会到什么才是“深度思考”,通过四种深度思考的思维方式,告别“低水平勤奋”,有效解决复杂问题。让每一个问题成为机会!打造解决问题的底层思考框架。不要为了追求速度而放弃深度思考,因为你快不过机器。 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人类关键的思维优势,就是深度思考。

书籍目录:

前言 你还在进行“浅思考”吗 序 什么是“深度思考” “思考”与“深度思考”的根本性区别 深度思考的重点在于过程 潜入到思维的最深处 “流水线式生产”会阻碍我们深度思考 千万不要做立刻就付诸行动的人 深度思考可以催生出独特的答案 “无遗漏、无重复”的思考陷阱 通过铅笔让思考具象化 第1章 笔记思维:书写记录,保留深度思考的精华 用铅笔做记录,为文字注入了灵魂 用PC做记录缺少了一种温度 用铅笔做记录,融入了“与物的约定”的信赖感 实感较淡薄的“与人的约定” 不知不觉选择用“浅思考” iPhone畅销利用了“与物的约定” 为什么在电子屏上签名不像自己写的 养成“怀疑正确性”的能力 你也在通过“秘书”与人交流吗 对素数尺的思考 思考能让思维发生转换 留住深度思考产生的宝物 将思考从大脑中提取出来 书写能精炼我们的思考 用铅笔做笔记,可以让我们的思考更具创意 工具用得越熟练,思考越顺利 “有限性”让思考更迫切 人类身上的“矛盾法则” 要思考“用什么”,而不是“做什么” 从思考到理解领会 第2章 故事思维:用深度思考讲出好故事 为何有些发言让人感觉很无趣 有策略地准确传递信息 “难以言表的部分”也许是深度思考的精华 歌舞伎为何能传递“难以理解的内容” “意会”能更深刻地传递信息 以“意会”的方式进行思考,会带来无限可能 具体的数字说明真的完美吗 有时使用了数字反而会削弱说服力 发言有时需要故事化 有助强化说明能力的“4个尺度” 了解数据对比的“戏法” 要对判断依据的“数字背景”做出质疑 不要做“只为了会议上通过”的企划案 思考,能让你捕捉到更加真实的答案 “在客观与主观之间切换”来提升影响力 关注“实感”更容易打动对方 第3章 过程思维:提升能力的关键利器 遇到疑问怎么办 成为真正独特的人 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 过程体验带来成功机会 “仅此一个解决方法” 实现技能飞跃的必要行为 用“前后关联”的方式思考 保持“思考的连续性” 完整保留思维的路径 制造思考的紧迫感 不设定任何目标的思考 要关注“前后的变化” 判断经验的质量,应具备的3个视角 转变思维:先从外表入手 “小型失误”让你的思考逐渐成熟 “慢下来”能提升思考的能力 用铅笔开辟出“思考之路” 第4章 减法思维:如何跃迁为一个高段位精英 加法思维与减法思维 知识量与思考能力成正比吗 向“AI技术”学习输入方式 深度思考可以促进创意思维 “危险思维法” 乘法思维不易找出“最佳组合” 像“咬苹果”一样进行思考 减少“手段”才能凸显“本质” 创意就藏在“不便”中 “没有窗户的摩天轮” 做减法能产生“说服力” 对“手段”做减法可以提升“价值” 减法思维的应用 “慢思考”原则 质疑是开始深度思考的第一步 要有像“灯塔”一样的假定目标 “没有答案”才有“思考的余地” “纵向”思考带来“横向”扩张 铅笔带给我们的思考/ 结语 能深化思考的“思维法” 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川上浩司,京都大学设计学系联合特任教授、工学博士,专业为系统设计。 1964年出生于日本岛根县。于京都大学工学部求学期间,开始就人工智能(AI)的“知识信息处理”展开研究,在硕士阶段毕业后,于冈山大学任助教,期间取得了博士学位。其后,返回京都大学,开始了对“从不便的状态中获得益处”的不便益研究。 他认为,随着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当今时代正在向着“更加便利”的方向前进,但是“便利性”中也隐含着“弊害”。因此,为了用工学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他基于“不便益”的视角,开启了对全新系统设计的研究工作。 著有《深度思考》《从“不便”中诞生的设计》等。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古典优雅(462+)
  • 无损(1091+)
  • 实用(603+)
  • 自动(801+)
  • 必下(969+)
  • 流畅(1910+)
  • 值得下载(137+)
  • 高清(852+)
  • 优质(989+)
  • 可听读(788+)
  • 学生(486+)
  • mobi(668+)
  • 扫描(220+)
  • 高速(298+)
  • 职场(637+)
  • 可搜索(548+)
  • 科研(209+)
  • 模糊(518+)

下载评论

  • 用户1728427869: ( 2024-10-09 06:51:09 )

    书里的案例很实用,可以直接参考。

  • 用户1720645572: ( 2024-07-11 05:06:12 )

    多格式功能搭配AZW3/TXT格式,精校数字阅读体验,资源优质。

  • 用户1737817872: ( 2025-01-25 23:11:12 )

    音频版电子书下载流畅,支持EPUB/MOBI格式导出,体验良好。

  • 用户1723744628: ( 2024-08-16 01:57:08 )

    音频版电子书下载秒传,支持PDF/AZW3格式导出,资源优质。

  • 用户1720786461: ( 2024-07-12 20:14:21 )

    精校的学术资源,双语设计提升阅读体验,资源优质。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