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子书籍推荐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媒体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也通过无所不在的新媒体,得到了从没有的传播,流传久远的文化遗产也因此逐步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传承到传播》旨在搭建非遗保护、媒体传播、社会教育等相关学科领域互动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讨增强非遗传播力的新思路和新路径。
书籍目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播视角
非遗传播的意义、思路和途径
一、非遗传播的重要性
二、非遗传播应该多措并举
传承与传播-一非遗保护的两个方面
一、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二、非遗保护工作的两个阶段
三、非遗的传承与弘扬
四、如何让非遗融入现代社会
五、结语
新媒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
一、放大受众传播面
二、从技艺到情感,丰富非遗的表达
三、从项目到精神,提炼非遗的文化内核
传播视角:非遗传承发展的“链接键”与“外环境”
一、“传播视角”的定位
二、传播非遗的必要性
三、“传播”在非遗传承发展中的作用
四、发挥“链接键”和“外环境”的正效应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理论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策略
一、高科技手段的利用
二、借力社会发展趋势
三、新媒体的信息整合与多层次利用
四、顺应“后真相时代”传播特点
解码非遗,传播让主流变得更潮流
一、非遗传播“良性进化
二、非遗传播仍处于初级阶段
三、非遗传播未来展望
非遗传播:怎样凝聚关注的力量
一、理念:传承和传播“双轮驱动”
二、定调:不是“授人以鱼”,而是要“授人以渔”
三、方法:让主流变得更清流、更潮流
非遗传播要厘清的几项关系
一、传播方式:综合运用大众和人际传播
二、受众分析:传播内容应兼顾普及和深度
三、传播空间:实体和虚拟空间融合发展
媒体报道中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应注意的伦理规范问题
一、“去语境化”传播导致割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
二、缺乏职业敏感,忽略事实中对文化多样性的伤害
三、对”活态传承“缺乏科学理解,导致对文化扬弃的误判
四、技术革新可能带来的隐性伦理冲突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传播案例
影音文献:用影像书写的文明篇章
见人、见物、见生活——传统非遗节目的创新
一、见人——从能人到凡人
二、见物——从开物到格物
三、见生活——从新生到衍生
四、结语
……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播案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传播案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播案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互促案例
作者简介:
杨红,艺术学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博士,设计学博士后。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研究员,公共文化与创意设计系主任,非遗展示传播研究中心负责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交互媒体研究所核心成员。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展示与数字化保存。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15193497:
( 2024-05-09 02:38:17 )
互动功能搭配MOBI/TXT格式,高清数字阅读体验,体验良好。
-
用户1714853778:
( 2024-05-05 04:16:18 )
无损版本期刊资源,AZW3/TXT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值得收藏。
-
谢***灵:
( 2024-09-24 01:28:58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用户1724844109:
( 2024-08-28 19:21:49 )
秒传下载MOBI/AZW3文件,完整学术推荐收藏,操作便捷。
-
用户1730023789:
( 2024-10-27 18:09:49 )
稳定下载EPUB/AZW3文件,高清报告推荐收藏,值得收藏。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