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有权

人物简介:

耿有权,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先后在东南大学党委办公室、政策研究与发展规划办公室、经济管理学院、发展规划处、高等教育研究所等单位工作。2004—2007年,国家公派德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大学、斯洛伐克共和国讲学,同时从事相关教学研究和留学生教育交流工作。主要研究领域:高等教育管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型大学建设理论。 兼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理事会常务个人理事、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会会员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学会高级会员;首届全国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生教育研究》编委,《教育规律读本》编委;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首届研究生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导师。 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全国学会级科研项目与国际合作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著作4部,参与著作6部,提交咨询报告20多份,在教育类核心期刊等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世界一流大学专题研究成果被教育部征用;荣获省部级等各类科研成果奖20多项;是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第一届学术贡献奖获得者(2016),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优秀工作者(2018)、优秀个人会员(2018);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2016)。

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什么样的大学?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与西方发达国家世界一流大学有哪些不同?如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需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如何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工程中来?等等,这些理论问题需要研究,更需要回答。 《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从理念、模式、方略、排名、反思、述评、调查的视角论述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既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双一流”建设的历史发展及其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BIA180177)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评价体系与推进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6JZD044)成果;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智库成果。 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出《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公布宣告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正式启动,同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时代。但是什么是一流大学,怎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什么样的一流大学才是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等问题仍然是困扰大学、高等教育管理部门与研究者的大问题。本书从理念、模式、方略、排名、反思、评述、调查七个方面,结合中国高校建设实践和国外知名大学的建设规律,全面阐述了什么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怎么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等问题,对厘清世界一流大学概念、指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