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大金诏令释注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4-29 08:25:40

大金诏令释注

大金诏令释注精美图片

大金诏令释注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207022912
  • 作者:董克昌
  • 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1993
  • 页数:592
  • 价格:21.6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适合人群:历史爱好者, 文学研究者, 古汉语学习者, 唐史研究者, 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感兴趣的读者
  • TAG:历史文献 / 文学研究 / 唐朝历史 / 古文解读 / 诏令研究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更新时间:2025-04-29 08:25:40

内容简介:

卷一 帝统 1 一、即位 1 海陵即位改元诏(天德元年十二月) 1 世宗即位大赦改元诏(大定元年十月) 3 〔按〕 10 二、授权、遗诏 15 命太宗贰国事诏(天辅五年六月) 15 完颜亶为谙班勃极烈诏(天会十年四月) 15 章宗立卫绍王遗诏(泰和八年十一月) 16 〔按〕 17 三、更名、印玺 19 世宗更名制(大定十四年三月) 19 施用新宝诏(皇统五年二月) 20 四、即位大赦 22 哀宗大赦诏(元光二年十二月) 22 〔按〕 22 五、尊号批答 24 熙宗受尊号诏(皇统元年正月) 24 世宗勉尊号礼册诏(大定五年三月) 25 世宗受尊号答诏(大定五年正月) 26 受尊号大赦制(大定七年正月) 26 大定十一年受尊号制(大定十一年十一月) 27 六、尊号册文 28 崇天体道钦明文武圣德皇帝册文 28 (皇统元年五月) 28 附:请表受尊号(天会十三年正月) 31 应天兴祚仁德圣孝皇帝册文(大定七年正月) 32 加上世宗尊号册文(大定十一年) 35 〔按〕 36 七、谥册、谥号 39 允上太祖谥号诏(无会三年六月) 39 上太祖谥号布告中外诏 40 (天会三年十二月) 40 上太祖谥号册文(天会三年十二月) 41 附:天会三年奉上太祖谥号表(天会三年六月) 42 增上太祖尊谥诏(皇统五年六月) 43 附:增上太祖谥表(皇统五年十月) 44 太宗谥号册文(天会十三年三月) 45 追上祖宗谥号诏(天会十四年八月) 49 增上祖宗尊谥诏(皇统五年闰十一月) 53 增上祖宗尊谥大赦制(皇统五年十一月) 57 奉上景宣皇帝谥号册文(天会十三年九月) 58 附:百僚贺表 61 增上睿宗谥号(大定三年九月) 61 增上睿宗谥号册文(大定三年十月) 63 上闵宗谥号诏(大定元年十一月) 64 附之一:增闵宗谥号议(大定十八年九月) 66 附之二:尚书省奏议谥号(大定十八年十一月) 66 增上孝成皇帝尊谥册文(大定十九年四月) 67 增上孝成皇帝谥号制(大定十九年四月) 69 孝成皇帝庙号改谥(大定二十六年) 70 附之一:天德元年追谥辽王宗干(天德元年十二月) 72 附之二:大定二年追谥宗干为明肃皇帝(大定二年四月) 73 附之三:大定二十二年降谥明肃皇帝宗干(大定二十二年四月) 73 附之四:降封完颜亮(大定二年四月) 74 附之五:谥世宗(大定二十九年四月) 74 附之六:谥显宗(大定二十九年五月) 75 附之七:谥章宗(大安元年二月) 75 附之八:谥卫绍王(贞祐元年九月) 75 附之九:谥宣宗(正大元年五月) 76 附之十:谥哀宗(天兴三年正月) 76 〔按〕 76 卷二皇太后、皇后、妃嫔、公主 82 一、皇太后 82 尊太祖、太宗皇后为太皇太后敕(天会十三年九月) 82 二、皇后 83 1.尊立 83 贵妃裴满氏为皇后制(天眷元年十二月) 83 裴满氏为皇后册文(皇统元年正月) 85 附:皇后裴满氏谢表(天眷二年) 86 元妃某氏为皇后诏(贞祐元年九月) 87 2.追谥 87 追谥圣穆皇后册文(天会十三年二月) 87 追谥光懿皇后册文(天会十三年二月) 90 上钦仁皇后尊谥册文(皇统三年八月) 91 谥宣献皇后诏(大定二年四月) 93 追谥妃乌林答氏为昭德皇后诏(大定二年四月) 93 上明惠皇后尊谥册文(正大八年) 94 附之一:睿宗钦慈皇后蒲察氏 96 附之二:世宗元妃李氏 96 附之三:显宗昭圣皇后刘氏 96 附之四:显宗孝懿皇后徒单氏 96 附之五:章宗钦怀皇后蒲察氏 96 附之六:卫绍王后徒单氏 97 附之七:宣宗皇后王氏 97 附之八:哀宗皇后徒单氏 97 〔按〕 97 三、妃嫔 101 1.尊立 101 道陵真妃制 101 2.废黜 102 赐元妃李师儿自尽诏(大安二年四月) 102 3.杂诏 104 范氏、贾氏养胎诏(大安元年二月) 104 四、公主 105 册封公主名称敕旨(大定七年二月) 105 〔按〕 105 卷三 皇太子 109 一、建立、册文 109 皇子名济安大赦天下制(皇统二年二月) 109 册皇子济安为皇太子文(皇统二年三月) 110 立济安为皇太子诏(皇统二年三月) 111 附:立济安为皇太子奏 112 允恭为皇太子诏(大定七年五月) 112 允恭为太子册文(大定八年正月) 113 完颜璟为皇太孙制(大定二十六年十一月) 114 附:以完颜璟为皇太孙的检据 115 完颜璟为皇太孙册文(大定二十七年二月) 116 附之一:立原王为皇太孙谢表(大定二十六年) 117 附之二:贺衰 117 立守忠为皇太子诏(贞祐元年闰九月) 118 立守礼为皇太子诏(贞祐四年正月) 119 拟立东宫诏(正大元年) 119 二、议政 120 谕太子允恭诏(大定十一年十一月) 120 敕书皇太子允恭(大定二十四年五月) 121 皇太子立子封敕(大定十八年十一月) 122 〔按〕 122 卷四 宗室 125 一、褒奖 125 章宗嘉永成诏(承安二年) 125 二、优礼 126 陈王希尹加恩制(天眷二年) 126 亲王支俸敕(天眷二年四月) 128 附:对亲王俸禄的规定(皇统元年) 128 封亲王、宗室命妇敕(皇统元年正月) 128 赐四王奴婢谕(明昌元年) 129 三、戒敕 130 戒敕永功诏(明昌元年) 130 戒敕豫王永成手诏(明昌二年) 130 戒谕守纯(元光二年三月) 132 四、?诛 133 下宗翰狱诏(天会十五年) 133 诛宋兖诸王诏(天眷二年七月) 134 诛希尹、萧庆诏(天眷三年七月) 135 寿王京谋反免死,安置岚州赐诏(大定五年) 137 诛郑王允蹈诏(明昌四年十月) 137 郑王允蹈伏诛布告中外诏(明昌四年十月) 138 谕爱主诏(至宁元年) 139 命按辰为郑王后诏(泰和七年) 140 以卫王子按陈为郑王永蹈后赐卫王诏(泰和七年) 140 赐张行简御札(泰和七年) 141 五、杂诏 142 谕诸王府傅尉诏(明昌三年十月) 142 〔按〕 142 卷五 典礼 148 一、南郊 148 亲祀南郊诏(大定十一年八月) 148 昊天上帝祝册文(大定十一年) 149 昊天上帝祝文 149 二、北郊 150 夏至祭地祗祝文 150 夏至日祭地祗以太祖配祝文 150 祭地奏告文 151 皇地祇祝册文 151 始祭太社、太稷文(大定七年) 151 祭后稷祝文 152 秋报祝文 153 三、合祭天地 153 郊祀祭天地奏告太庙文(大定十一年十月) 153 合祭天地以太祖配奏告文 154 合祭天地以太祖配祝文 154 合祭天地奏告昭德皇后文 154 合祭天地奏告五岳四渎文 155 合祭天地奏告龙津桥桥神文 155 合祭天地奏告行神文 155 〔按〕 156 四、山川、杂祀 158 祭岳、镇、海、渎祝文(大定五年) 158 册长白山文(大定十五年) 162 祭长白山祝文 163 册大房山文(大定二十一年) 164 祭大房山神祝文 164 册混同江文(大定二十五年) 165 祭混同江神祝文 166 敕封上京护国林神祝文(大定二十五年) 166 册山神为镇安公文(明昌六年八月) 166 册山神为瑞圣公文(明昌四年八月) 168 七祀通用祝文(天德二年十一月) 169 袷祭七祀祝文 170 禘祭七祀祝文 170 〔按〕 170 五、祭祖祭山陵文 174 太庙十一室通用祝文 174 世祖忌辰祭山陵祝文 174 太祖忌辰祭山陵祝文 175 太宗忌辰祭山陵祝文 175 奉上睿宗册宝奏告文 176 贞懿皇后忌辰祭山陵祝文 176 世宗在上京歌辞(大定二十五年四月) 176 山陵元日遣使副祭奠祝文 177 大定改元七月十五日祭山陵祝文 178 睿宗忌辰祭山陵祝文 178 祖宗忌辰祭保陵公文 178 皇后忌辰祭保陵公文 179 七月十五日祭保陵公文 179 冬至祭保陵公文 180 寒食祭保陵公祝文 180 六、太庙、别庙 180 太庙袷享奏告文 180 太庙朝享祝册文 181 睿宗升袝袷享太庙文 181 袷享太庙奏告文 182 袷享太庙祝文 182 禘祭太庙奏告文(大定十四年) 182 禘祭太庙祝文 183 昭德皇后别庙祝文 183 别庙荐享祝册文 184 昭德皇后别庙祝文 184 奉安世祖御容贺表(大定十六年) 184 太庙十一室通用祝文 185 〔按〕 185 七、陵寝 189 熙宗改葬思陵诏(大定二十八年十二月) 189 宣宗迁座德陵册文(元光二年、正大元年) 190 八、玺绶 192 用玺绶令文(天会十三年) 192 〔按〕 193 卷六 军事 195 一、战书、战表 195 以辽罪起兵告祭天地文(辽天庆四年) 195 追捉萧妃诏(天辅六年十二月) 196 太宗伐宋诏(天会三年十月) 197 谕诸路诏(正隆六年八月) 198 讨宋韩?胄诏(泰和六年) 199 二、军令 200 以完颜杲为内外诸军都统率师伐辽诏(天辅五年十二月) 200 奖谕都统杲遣使献捷诏(天辅六年二月) 200 太祖令太宗赴行在诏(天辅七年六月) 201 命宗翰进取汴京诏(天会四年正月) 202 议收复河南布告中外诏(天眷三年) 203 命元帅府抚定河南诏(天眷三年) 205 世宗谕纥石烈志宁诏(大定四年十一月) 206 谕仆散揆(秦和五年) 207 谕仆散揆以际江为界(泰和六年) 207 谕完颜承裕诏(泰和六年) 209 完颜匡攻襄阳诏(泰和六年十月) 209 谕陕西东西两路行省诏 210 三、武功 211 奖挞懒诏(天辅七年五月) 211 增将士赏典诏(大定元年) 212 嘉奖仆散忠义诏(大定二年) 212 奖西北路招讨使独吉思忠增缮隄墙诏(承安三年) 213 赐国用安铁券文(天兴元年) 213 四、褒恤 215 诏谕陕西军士(泰和七年) 215 悯士卒死者诏(大定四年) 215 祭阵亡将士文(至宁元年三月) 216 〔按〕 216 卷七经济措施 224 一、农田 224 劝农诏(天会四年) 224 禁杀马诏(大定八年) 224 督农敕(大定十三年) 225 不许杀生祈祭诏(大定十四年) 225 括荒田及冒佃敕(大定二十年) 226 恤民诏(大定二十二年) 226 官田易濒水民地谕(明昌元年) 227 军人自耕田敕(明昌元年) 227 禁地可耕谕(泰和八年) 228 贷易麦种谕(兴定五年) 228 二、水利 228 谕宗叙治水(大定十年三月) 228 谕完颜守贞治水(明昌五年二月) 229 附之一:宗叙论治黄河水(大定九年正月) 230 附之二:梁肃治黄河议(大定九年正月) 230 三、财利 231 谕关津不得禁民往来诏(天辅七年二月) 231 官府拨钱赈军士诏(天会十一年) 231 废金榷场诏(正隆四年) 231 造总计录诏(大定四年) 232 四、赋敛 233 均赋役诏(大定四年) 233 蠲免赋税诏(大定二十六年) 234 拯饥民敕(明昌三年) 235 推排谕臣下(泰和八年) 235 五、营缮 236 禁营建诏(大定二年) 236 建会宁府太祖皇帝庙诏(大定二年) 236 〔按〕 237 卷八 政事一 244 一、官制 244 答请定官制诏(天眷二年) 244 附:奏请定官制札子 245 更定官制诏(天眷二年) 246 海陵王求治诏(天德三年) 247 罢万户官诏(天德三年) 248 颁新定官制诏(大定二年十二月) 249 章宗整顿吏治谕(承安二年五月) 249 以选举十事谕尚书省定拟诏(大定二十九年) 251 〔按〕 252 二、廉政 258 1.求言、纳谏 258 许投状诏(正隆三年十月) 258 亲览上书言事诏(大定二年八月) 258 求直言诏(大定十一年八月) 259 纳梁襄直言谕 259 诏张汝霖(大定二十九年十月) 260 谕兀带直言(大定七年) 261 罢幸景明宫诏(明昌三年) 261 谕谏官求直言(明昌六年三月) 262 宣宗求直言诏(至宁元年九月) 263 2.治廉措施 263 勿增建宫殿役民诏(大定元年十一月) 263 饮食从俭诏(大定二年四月) 264 廉察诏(大定二年八月) 264 诏御史台(大定二年八月) 264 廉问诏(大定三年二月) 265 廉问诏(大定三年三月) 265 禁求仕官入权要之门诏(大定三年十一月) 266 吏人赃罪不赦诏(大定七年九月) 266 罢赃汙之官诏(大定十二年三月) 266 赏廉能诏(大定十三年八月) 267 禁宰执受馈遗谕(明昌元年正月) 267 禁进鹰谕(明昌四年正月) 268 惩贪劝廉诏(明昌四年十一月) 268 察廉惩贪谕(承安三年四月) 268 进橙谕(泰和元年十一月) 269 谕按察司(泰和五年二月) 269 〔按〕 270 三、游观、禁猎 274 1.游观 274 熙宗亶游猎诏(天眷二年) 274 出猎勿扰民敕(大定三年八月) 275 偿民秣马之具谕(大定十二年) 275 各国勿遣使到上京诏(大定二十四年十一月) 276 2.禁猎 276 禁猎诏(大定二十五年十月) 276 不得网害野物谕(大定二十九年十二月) 277 禁贡白兔诏(正大元年正月) 277 禁进珍禽异兽诏(正大六年五月) 277 附之一:禁猎(大定二十五年十月 278 附之二:惩网捕走兽(大定九年三月) 278 附之三:禁杀含胎兔(泰和元年正月) 278 附之四:禁射兔(大定二十五年五月) 278 〔按〕 279 四、官职 281 命皇孙为谙班(版)勃极烈制(天会十四年四月) 281 海陵王勉萧玉谕(正隆五年) 282 海陵王谕韩铎 282 以仆散忠义兼右副元帅谕将士诏(大定 283 二年六月) 283 谕张汝霖(大定八年) 284 谕上京留守彀英(大定十三年) 284 初置九路提刑司赐北京提刑司蒲带诏(大定 285 二十九年) 285 谕孟宗献诏(明昌元年) 285 谕知东平府事完颜守贞诏(明昌三年) 286 命徒单镒节制陕西元帅府诏(泰和六年) 287 前御史大夫张?赠父萃卿诰 287 许道真致仕制 288 参知政事李蹊授左丞诏(天兴元年) 289 拟除枢密使制 290 拟除司农卿制 291 哀宗重用胥鼎诏(正大二年) 293 五、班序 294 海陵庶人旨(天德二年四月) 294 海陵庶人旨(正隆元年二月) 294 六、褒奖 295 嘉谕襄(大定二十一年) 295 谕移刺慥勤于其职(大定二十四年) 296 赐阿里不名衡诏(明昌四年) 296 奖谕豫王永成进马诏(承安二年) 297 章宗嘉高汝砺议敕(泰和六年六月) 298 奖谕河东南路宣抚使胥鼎诏(贞祐三年七月) 299 赐沧海公王福等诏(兴定四年二月) 299 七、慰抚 300 慰抚宗固诏(天眷二年) 300 苏保衡疾间视事诏(大定六年) 300 世宗遣使谕良弼(大定十八年) 301 章宗不允守贞辞职诏(明昌三年) 302 不允胥鼎求退诏(贞祐四年二月) 302 报完颜仲元请诣阙诏(贞祐四年) 303 答胡土以奴降乞解军职诏(天兴二年) 303 八、戒饬 304 戒饬娄室进军谕(天会八年七月) 304 诫谕萧恭(正隆四年) 304 谕仆散忠义(大定二年) 305 戒完颜谋衍诏(大定二年) 306 戒谕敬嗣晖 307 戒谕御史台(大定二年八月) 307 谕志宁妻永安县主 308 谕宰臣(大定十七年十月) 308 诫移刺道诏 309 谕王絛(明昌三年) 310 谕责胥持国(明昌五年) 311 对完颜璘诏(泰和六年) 312 谕官吏(承安二年) 312 戒谕尚书省(泰和八年十一月) 313 谕奥屯襄等(贞祐二年十一月) 313 宣宗谕御史台(贞祐四年正月) 314 用粟纳官诏(兴定二年二月) 315 采访外事诏(兴定五年三月) 315 戒谕百官诏(正大元年) 316 哀宗戒百官谕(天兴二年九月) 317 哀宗传位承麟诏(天兴三年) 317 九、贬贵 318 处分阿鲁补诏(天德三年) 318 责守贞诏(明昌五年) 319 责仆散端诏(泰和七年) 320 责完颜纲诏(泰和七年) 320 诏答恒山公仙请诛魏璠(天兴二年七月) 321 十、平乱 322 海陵王诛萧裕诏(贞元二年) 322 诛胡沙虎诏(贞祐元年) 323 诛仆散安贞诏(兴定五年) 324 十一、昭雪 325 释无辜被戮家属诏(大定十七年) 325 命追复故吏部侍郎田瑴诏(明昌元年) 326 〔按〕 327 卷九 政事二 329 建都 329 议迁都燕京诏(天德三年十二月) 329 金主亮迁都于燕诏(天德五年) 330 附:海陵王迁都(天德五年) 331 复修汴京大内诏(正隆元年) 332 议迁都诏(贞祐二年五月) 333 谕中都官吏军民诏(贞祐三年) 333 〔按〕 334 卷十 政事三 337 伪国 337 金太宗立异姓王令(天会五年) 337 金太宗拟立异姓王诏(天会五年) 337 答元帅府降表申奏旨(天会五年) 338 册大楚皇帝文(天会五年) 339 附:楚王与行府书(天会五年三月) 341 金主答张邦昌请求减免搜刮金银书(天会五年) 341 附之一:张邦昌请求减免搜刮金银书(天会五年) 342 附之二:与楚减免银绢钱书(天会五年三月) 343 附之三:楚谢减免银绢书(天会五年四月) 343 附之四:楚回书(天会五年四月) 344 册大齐皇帝文(天会八年) 344 附:刘豫迁都诏(天会九年) 347 允尚书省请废刘豫诏(天会十五年) 347 废刘豫诏(天会十五年) 348 刘蜀王进封曹王制(皇统二年) 349 附之一:金尚书省劾奏伪齐表 350 附之二:曹王刘豫谢表 350 〔按〕 351 卷十一 政事四 355 一、宽民、大赦 355 金大赦制书(大定二十九年) 355 哀宗曲赦蔡州诏(天兴二年) 356 二、安抚 357 安抚六谋克贫乏之民诏(天辅二年七月) 357 为达鲁古部勃堇辞烈诏(天辅二年) 357 安抚辽籍女真户民诏(天辅三年) 357 答时立爱请遣官分行郡邑宣谕德音诏(天 358 辅七年) 358 农隙听决讼诏(天会二年) 358 进柑谕(泰和元年) 359 三、赎奴、释奴 359 传梃誓言(辽天庆四年) 359 太祖赎奴诏(收国二年二月) 360 安抚怀附诏(天辅六年十月) 360 许自赎为良诏(天辅七年二月) 361 鬻子听以丁力赎诏(天会元年十二月) 361 赎同姓为奴者诏(天会二年正月) 362 赎宁江州卖身者诏(天会二年四月) 362 禁买贫民为奴诏(天会三年七月) 363 赎被掠为奴者诏(天会七年) 363 避役民卖身者还本贯诏(天会八年) 364 赎被俘为奴者诏(天会八年五月) 364 官赎戍边奴婢诏(天会九年四月) 365 良人嫁奴处置诏(天会十年四月) 365 赎岁饥为驱者诏(皇统四年) 366 赎奴诏(大定三年十一月) 366 官赎虏为奴诏(大定二年四月) 367 肆杀奴婢者罪(大定十八年正月) 367 奴婢嫁娶诏(大定二十三年) 367 官监户放为良诏(大定二十九年二月) 368 奴为良制(大定二十九年闰五月) 368 赎奴敕(泰和四年十二月) 369 〔按〕 369 四、杂居 372 许契丹人与女真人杂居诏(大定十七年) 372 以移刺子元为西北路招讨都监诏(大定 373 十七年) 373 〔按〕 373 五、民俗 375 诏同姓为婚者离(天辅元年五月) 375 〔按〕 376 着衣冠诏(天德二年六月) 376 卫士习女真语命(大定十四年三月) 377 诸王小字用女真语谕(大定十六年十月) 377 女真人姓氏不得译汉字制(明昌二年六月) 377 不得改汉姓、着南人装敕(泰和七年九月) 378 〔按〕 378 卷十二 政事五 381 一、招抚窝斡义军 381 北征窝斡诏(大定二年) 381 讨窝斡诏(大定二年) 382 敦促窝斡投降诏(大定二年) 383 仆散忠义奏捷诏(大定二年) 383 为窝斡事诏尚书省(大定二年) 384 二、招抚红袄军 385 宣宗罪己诏(贞祐二年) 385 赦红袄军诏(贞祐三年) 385 〔按〕 386 三、招抚辽朝吏民 391 太祖赐捏里诏(天辅元年) 391 谕辽上京官民诏(天辅四年) 392 太祖谕余睹降诏(天辅四年五月) 392 赐捏里诏(天辅六年) 393 答斡鲁奏俘辽主戚属诏(天辅六年) 393 谕上京官民诏(天辅六年) 394 次奉圣州诏(天辅六年) 395 诏时立爱(天辅六年) 395 诏中京都统斡论(天辅七年) 396 诏谙班勃极烈(天辅七年) 396 勿扰民诏(天辅七年二月) 397 谕南京官吏诏(天辅七年) 397 对刘彦宗诏(天会二年) 398 谕河北人民诏(天会五年) 398 〔按〕 399 四、招抚宋朝吏民 402 赦江南北来人令(皇统二年二月) 402 慰陕西诏(泰和六年) 403 赐吴曦诏(秦和六年) 404 〔按〕 405 五、招抚各族 408 安抚投降部族诏(收国二年) 408 谕六部奚诏(天辅六年九月) 408 招降回离保诏(天辅七年) 409 招西蕃结什角(大定四年) 410 诏青宜可(泰和六年八月) 410 〔按〕 411 六、招抚海陵将相 414 赐徒单合喜诏(大定元年) 414 世宗赐移室懣手诏(大定元年) 415 〔按〕 416 卷十三 政事六 419 科举 419 开贡取士诏(天会五年八月) 419 南北两科取士诏(天眷元年五月) 420 策论进士策(大定十三年) 420 以优取士敕(大定四年) 421 科举状元数(承安四年) 422 限丁习学敕(承安二年) 422 策论进士免试弓箭诏(泰和七年十二月) 422 府试地点制(兴定元年) 423 〔按〕 423 卷十四 政事七 429 一、尊孔 429 莫祭宣圣庙(皇统元年二月) 429 祭孔用酒脯诏(大定二十六年) 429 优礼宣圣墓诏(大定二十一年) 430 祭先师孔子祝文(明昌六年) 431 国子监释奠兖国公文(明昌五年) 431 修颜子庙告成遣官致祭祝文(明昌六年) 432 祭邹国公祝文 432 孔元措袭封衍圣公诰(明昌二年) 433 超授孔元措中议大夫仍赐四品诰(明昌二年) 433 〔按〕 434 二、教育 435 1.经书 435 克中京求图书文籍诏(天辅五年十二月) 435 颁行译经(大定二十三年九月) 436 诏购求《崇文总目》(明昌五年二月) 436 购书敕(泰和元年十月) 437 2.学校 437 设府学养士诏(大定十六年四月) 437 建女真大学(大定二十八年四月) 438 诏学校仍旧(承安四年三月) 438 3.教师 439 宿儒充教制(大定二十八年五月) 439 进士任学校长贰职敕(大定二十九年八月) 439 命学生少者罢教授(泰和四年八月) 440 4.学生 440 承应人使为学诏(大定二十九年闰五月) 440 更定赡学养士法(泰和元年九月) 441 学生廪给令(兴定元年二月) 442 〔按〕 442 三、宗教 446 禁多建佛寺谕(大定十四年) 446 百姓安乐谕(大定二十七年十二月) 446 世宗禁术士占禄诏(大定十二年九月) 447 〔按〕 447 卷十五 外事一 450 一、辽金往来 450 阿骨打与天祚帝书(天辅二年) 450 降封辽主为海滨王诏(天会三年八月) 451 附之一:辽主耶律延禧降表(天会三年十一月) 452 附之二:《亡辽遗录》载《天祚降表》 453 附之三:辽主谢免罪表(天会三年四月) 454 附之四:辽主谢封海滨王表(天会三年十一月) 454 〔按〕 455 二、金与北宋往来 457 与宋徽宗第一书(天辅四年七月) 457 附:宋朝国书、事目 459 与宋徽宗第二书(天辅五年正月) 461 附:宋廷答金第二次国书(天辅五年八月) 462 与宋徽宗第三书(天辅六年五月) 462 附之一:宋朝国书、事目(天辅六年) 464 附之二:北辽国王谕国中(天辅六年三月) 465 附之三:废延禧为湘阴王诏(天辅六年三月) 466 与宋徽宗第四书(天辅六年十一月) 467 附:宋朝国书(天辅六年十二月) 468 与宋徽宗第五书(天辅六年十二月) 470 附:宋朝国书(天辅七年正月) 472 与宋徽宗第六书(天辅七年正月) 473 附之一:宋朝国书(天辅七年) 475 附之二:《大金吊伐录》记与宋朝国书 476 与宋徽宗第七书、事目、誓草(天辅七年) 477 附之一:宋朝国书(天辅七年三月) 479 附之二:白札子(同书封来) 479 附之三:又白札子 480 附之四:南宋誓书 481 与宋徽宗第八书(天辅七年十一月) 482 金人誓书(天辅七年四月) 483 报宋获契丹昏主书(天会三年六月) 484 回宋书、事目(天会四年正月) 485 附之一:宋廷答移牒书(天会三年) 486 附之二:宋朝和议誓书 487 群之三:事目 488 附之四:回奏宋主书(天会四年) 488 附之五:别上书 489 废国取降诏(天会四年十二月) 490 附之一:宋主降表(天会四年十二月) 491 附之二:宋主降表(天会四年十二月) 492 以河为界敕(天会五年正月) 493 责宋二主诏(天会五年二月) 494 降封昏德公诏(天会六年八月) 495 附之一:昏德公表(天会七年八月) 495 附之二:又谢表 496 附之三:昏德公表 496 降封重昏侯诏(天会七年) 497 附之一:重昏侯谢表 497 附之二:金主册封 498 取赵佶六女敕 498 封朱氏诏 499 允赵佶入朝敕 499 宣示×××诏 500 礼葬邢氏诏(天眷二年六月) 500 〔按〕 501 三、金与南宋往来 506 赠康王服诏(天会九年四月) 506 附:康王书(天会五年) 506 以陕西、河南地归宋谕吏民诏(天眷二年) 507 册康王为宋帝文(皇统二年) 508 附:宋主誓表(皇统二年二月) 509 海陵王责宋谕(正隆三年正月) 510 海陵王谕宋使徐度(正隆六年正月) 511 海陵王使韩汝嘉宣谕(正隆六年七月) 511 海陵王招降王权诏(正隆六年十一月) 513 〔按〕 513 与宋议和牒(大定元年十一月) 516 附:南宋都督府回金国牒(大定元年十二月) 517 遣高忠建告宋嗣位书(大定二年二月) 517 赐宋使银合汤药诏(大定九年) 518 答宋孝宗书(大定十年五月) 519 不允妄请巩雒山陵谕(大定十一年) 520 问宋就馆迫取国书书(大定十四年) 521 附之一:宋国回书 522 附之二:宋国国书 522 世宗答宋请更授书礼书(大定十四年) 523 赐宋贺生辰使副银合汤药诏(大定十七年) 523 金主令乌古伦璋传口宣(大定九年十二月) 523 乌古伦璋再传口宣 524 在真定府口宣(大定九年十二月) 524 口宣(大定九年十二月) 525 复宋孝宗告哀书(大定二十八年) 526 金国慰宋孝宗书(大定二十八年二月) 526 复宋孝宗遣使送遗留书(大定二十八年) 527 复宋孝宗遣使报谢书(大定二十八年六月) 528 附:报谢使京镗朝辞书 528 复宋孝宗遣使贺正旦书(大定二十八年二月) 529 贺生辰使国书(大定二十八年十月) 529 附:宋国书 530 贺宋孝宗正旦书(大定二十八年) 530 附之一:宋回书 531 附之二:金使朝辞国书 531 〔按〕 531 责宋渝盟谕(泰和六年正月) 536 褒完颜匡诏(泰和六年十二月) 537 章宗许和诏(泰和七年) 537 附之一:宋张?致书于金都元帅府乞和(泰和七年二月) 538 附之二:金都元帅府复张?书 539 附之三:宋参政钱象祖书(泰和八年二月) 542 附之四:完颜匡复宋书 543 附之五:钱象祖复以书来(泰和八年四月) 543 详问宋国书(兴定二年) 544 遗宋人书(兴定五年) 545 回宋贺正旦书 546 回宋贺万年节国书 546 哀宗联合南宋谕(天兴二年八月) 547 〔按〕 547 卷十六 外事二 551 金与高丽往来 551 与高丽睿宗文孝王书(天辅元年) 551 阿骨打致书于高丽国王(天辅二年十二月) 552 金答高丽国王上表称臣诏(天会四年) 552 附:高丽国王上称臣表(天会四年) 553 循辽旧敕(天会四年) 553 附:高丽王谢宣谕表(天会四年) 554 答高丽谢宣谕表诏(天会五年) 555 谕高丽王已立大楚皇帝诏(天会五年) 555 附:高丽国王谢表(天会五年) 556 降封宋徽宗昏德公、钦宗重昏侯布告高丽诏(天会六年) 557 答高丽进誓表诏(天会八年) 557 附:高丽王进誓表(天会七年) 558 答高丽请免索保州人口诏(天会八年) 559 附:高丽请免索保州人口表(天会八年) 559 报哀高丽诏(天会十三年) 561 封高丽恭孝王诏(皇统二年) 561 祭高丽恭孝王文(皇统六年) 563 答高丽庄孝王请以弟晧权守军国诏(大定十一年) 563 附之一:高丽进前王表(大定十年) 564 附之二:高丽新王进表 564 询问高丽庄孝王诏(大定十一年) 565 允高丽光孝王权守军国诏(大定十二年) 565 金册高丽光孝王文(大定十二年) 566 答高丽光孝王诏(大定十五年) 567 吊慰高丽光孝王诏(大定二十四年) 568 答高丽光孝王请以弟晫权守军国诏(承安三年) 569 附之一:赵通上前王(明宗)表(承安二年) 569 附之二:新王表 570 询问高丽光孝王诏(承安三年) 571 允高丽靖孝王权守军国事诏(承安四年) 571 册封高丽靖孝王开府仪同三司诏(承安四年) 572 封高丽成孝王册文(泰和六年) 573 允高丽元孝王权守军国诏(崇庆元年) 574 附:李仪上表(崇庆元年) 575 册封元孝王诏(崇庆元年) 575 册元孝王为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高丽国王文(崇庆元年) 576 〔按〕 577 卷十七 外事三 585 金与西夏往来 585 赐夏国誓书(天会二年闰三月) 585 附:夏国王乾顺誓表(天会二年三月) 586 答夏主仁孝为任得敬求封诏(大定十年) 586 答夏国告和书(元光二年) 587 回夏国贺万年节国书 588 〔按〕 588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简介:

董克昌,1929年2月生,吉林省吉林市人。195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研究班研究生毕业,现为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教授,曾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及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兼历史研究所所长,黑龙江省历史学会理事长。现任黑龙江省社联第五届委员。主编《大金诏令释注》黑龙江人民社1993年出版。发表论文40余篇,主要有:《白朗起义的性质》,《史学月刊》1960年第5期;《论陆贽》,《学习与探索》1980年第4期;《论李晟》,《辽宁大学学报》1980年第5期;《北周武帝的统一》,《北方论丛》1981年第5期;《论房杜》,《北方论丛》1982年第6期;《谁是小尧舜》,《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等;现致力于辽金史研究。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高清(1367+)
  • 水印(638+)
  • 一键(752+)
  • 多终端(677+)
  • 考证(770+)
  • 独家(527+)
  • 神器(759+)
  • 图文(668+)
  • 逻辑跳跃(375+)
  • MOBI(144+)
  • 可读性强(721+)
  • 惊喜(640+)
  • 物超所值(252+)
  • 珍藏(423+)
  • 低清(840+)
  • 精校(708+)
  • 宝藏(697+)

下载评论

  • 用户1734768270: ( 2024-12-21 16:04:30 )

    无损的期刊资源,多格式设计提升阅读体验,推荐下载。

  • 用户1731531279: ( 2024-11-14 04:54:39 )

    流畅下载AZW3/TXT文件,完整小说推荐收藏,值得收藏。

  • 用户1727321221: ( 2024-09-26 11:27:01 )

    优质的期刊资源,图文设计提升阅读体验,操作便捷。

  • 用户1738345028: ( 2025-02-01 01:37:08 )

    极速下载EPUB/AZW3文件,完整报告推荐收藏,值得收藏。

  • 用户1742436317: ( 2025-03-20 10:05:17 )

    音频版电子书下载流畅,支持EPUB/AZW3格式导出,资源优质。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