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帝国幻象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02 23:55:18

帝国幻象

帝国幻象精美图片

帝国幻象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挖掘和梳理政府公文、报纸杂志、文艺作品、民间传说以及国家间政府外交、非政府组织间的公共外交和普通民众间的民间外交等文献,从他者视野”出发考察了1721年11月2日由沙皇彼得一世开始的196年俄罗斯帝国时期至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后69年的“红色苏联”时期,俄罗斯共265年“国家形象”的演变历程。“俄罗斯帝国”的转折点始于1812年战争,在此之后,“俄国人在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乃至种族血缘上与欧洲人毫无二致了”。然而,这一切仍然是镜花缘式的“帝国幻象”,可以说,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国家形象对于欧洲人来说仍然是模糊的和陌生的,被称为“欧洲大门口的陌生人”。“红色苏联”时期,苏联政府通过各种组织形式和宣传工具,向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和亚非民族国家展示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面貌,突出社会主义政治和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书籍目录:

导 论 帝国幻象:二百年俄罗斯“国家形象”变迁1 一 所谓“国家形象”概念1 二 俄罗斯帝国196年3 三 “红色帝国”69年8 四 关于本书书名及基本思路16 第一章 告别帝俄:乔治·凯南视野中俄罗斯“帝国形象”的变迁23 一 横穿西伯利亚24 二 俄国:“想象的双胞胎”26 三 俄国:“野蛮的大监狱”31 四 俄国:“邪恶的怪胎”39 五 告别帝俄:万花筒般的俄国形象44 第二章 迎接苏俄:旅俄华工与十月革命47 一 彼此想象的中国与俄国47 二 “东方情调”与“黄祸论”52 三 西伯利亚铁路与“山东蛮子”60 四 十月革命与华工大同69 五 “我们的黄种兄弟”72 第三章 黑白或灰:克伦斯基与俄国革命的另类标本75 一 从边城才俊到“革命之子”75 二 辉煌散尽后的“革命之敌”80 三 共济会的“总书记”83 四 回归知识分子90 五 无处安放的孤寂灵魂94 第四章 红都召唤:罗曼·罗兰和安德烈·纪德们的“苏联”98 一 快快去“红色麦加”99 二 访苏者的不同视野107 三 苏联光彩的背面113 四 罗兰与纪德之分歧117 第五章 黑旗飘扬:克鲁泡特金之死的中国印象120 一 巨人之死122 二 克鲁泡特金幽灵在中国128 三 1921年:中国政治抉择的分水岭134 四 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绝唱 136 第六章 “红色恐怖”:“季诺维也夫信”事件及其苏俄形象138 一 学术史述138 二 “季诺维也夫信”事件始末140 三 伪造和传播144 四 “红色恐怖”在欧洲148 第七章 虚实苏联:美国记者杜兰迪视野中的苏联形象151 一 苏俄不受欢迎的记者152 二 “斯大林的辩护士”156 三 谁统治红色俄国?159 四 蒸蒸日上的“红色经济”166 五 “俄国有饥饿,但没有饥荒”170 六 世纪评说杜兰迪176 七 美国人“制造”杜兰迪?180 第八章 “回首俄国”:索尔兹伯里眼中“苏联人民的命运”186 一 关注红色中国和红色俄国186 二 “苏联人民的命运”189 三 走进普通苏联人的生活193 四 谁代表苏联人民?195 五 索尔兹伯里:记者还是作家? 198 第九章 正义之剑:苏联空军援华及其与国统区的互识201 一 揭开尘封往事201 二 “中国上空的俄国鹰”205 三 中苏形象互识212 四 国统区的苏联人219 五 再造苏联形象222 第十章 “政治解冻”: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反响228 一 并非秘密的“秘密报告”229 二 CIA追踪“秘密报告”234 三 中国共产党的反应237 四 波兰的“波兹南事件”239 五 匈牙利事件与难民潮242 六 巨变+剧变:自“秘密报告”始250 第十一章 认识苏联:越南战争中的苏联军事专家与苏联形象253 一 战争初期苏联的谨慎介入255 二 密林深丛中的苏联军事专家262 三 苏联军人的功勋276 四 “热水澡”与“黑石子”279 五 塑造“苏联形象”282 六 苏联老兵的心声292 第十二章 看电影者:中苏电影中的“国家形象”与中苏关系变迁298 一 苏联舞台与银幕上的“中国形象”298 二 “欢迎苏联电影”302 三 《德尔苏·乌扎拉》与《在乌苏里的莽林中》305 四 中国对《德尔苏·乌扎拉》的批判310 五 电影背后的国际政治318 六 中国电影中“苏联形象”的变迁322 七 《德尔苏·乌扎拉》的历史回声326 第十三章 “老莫”餐厅:从政治符号到文化符号的演变与“苏联形象”在中国的变迁330 一 政治符号:友谊与冲突330 二 文化符号:饮食年代336 三 影视文学中的“老莫”记忆339 四 说不尽的“老莫”340 代结语 时间,前进!前进,达瓦里希!349 一 “帝国学”与欧亚主义的诱惑349 二 自我与他者:当代俄罗斯国家形象的建构356 参考文献364 后记377

作者简介:

张建华,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现代史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化交流史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俄国(苏联)思想文化史,俄国(苏联)外交史,中俄关系史与俄国汉学史等。近年来出版的专著有:《帝国风暴:大变革前夜的俄罗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思想之镜:知识分子与苏联政治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俄国史(修订本)》(人民出版社,2014)、《苏联知识分子群体转型研究1917-1936》(“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研究(995+)
  • 超值(849+)
  • 免密(556+)
  • 相见恨晚(533+)
  • 独家(222+)
  • 错乱(710+)
  • 循序渐进(470+)
  • 无损(230+)
  • 多终端(808+)
  • 强推(790+)
  • 自动(765+)
  • 字体合适(401+)
  • 感动(211+)
  • 最新(812+)
  • MOBI(770+)
  • 无缺页(575+)
  • PDF(603+)
  • 物超所值(522+)
  • 重排(835+)
  • 科研(167+)

下载评论

  • 用户1719726699: ( 2024-06-30 13:51:39 )

    互动版电子书下载流畅,支持AZW3/TXT格式导出,资源优质。

  • 用户1718918834: ( 2024-06-21 05:27:14 )

    秒传下载PDF/AZW3文件,高清教材推荐收藏,操作便捷。

  • 用户1716498605: ( 2024-05-24 05:10:05 )

    图文版电子书下载秒传,支持EPUB/TXT格式导出,资源优质。

  • 用户1742960395: ( 2025-03-26 11:39:55 )

    图文版电子书下载极速,支持MOBI/AZW3格式导出,操作便捷。

  • 用户1719769742: ( 2024-07-01 01:49:02 )

    秒传下载EPUB/TXT文件,高清小说推荐收藏,推荐下载。


相关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