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朝野与雅俗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03 19:09:54

朝野与雅俗

朝野与雅俗精美图片

朝野与雅俗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以宋徽宗朝为考察基点,在两宋士大夫政治、国家礼乐制度、帝王文艺政策、朝野文学空间、令曲与慢词,士大夫词人与专业词人等研究视角下探索宋真宗至高宗朝词坛生态,梳理词体雅化的多维脉络以及重要词人的雅化贡献。尝试在传统词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宋代政治史、诗文、书画等领域的研究范式与成果,将词体文学放归到两宋政治、文化的大环境中予以讨论,为两宋词史、词体雅化等词学命题带来新的阐释框架与相关结论,并以此对柳永、苏轼、周邦彦等经典词人词作予以考索与细读,期求有助于词学研究的深入。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现代词学解释框架的反思与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点:苏辛相承与柳周姜吴——断裂的词体雅化脉络 二、传统词学的断裂因缘:“词分南北”与“婉约豪放”的词学阐释框架 三、现代学术的断裂成因:胡适三分词史观与龙榆生的补正 四、本书的旨趣 第二节 宋人雅词话语的多元意蕴指向 一、礼乐与诗教:以雅论词的理论基础与最基本的雅词内涵 二、雅乐:对于声律与音乐系统的规范 三、颂雅:盛德形容与承平记录 四、骚雅:寄托讽谏谲怨的男女相思 五、儒雅:日常生活间士大夫人格与情趣的展现 六、雅辞:诗化的字面 七、概念混淆的开始:朱彝尊的雅词选择与相关论述 第三节 令曲与慢词辨析 一、令曲慢词的多重意义指向与本书的选择 二、词中唐宋:令曲与慢词之分的体式意义 第一章 雅俗之间:宴饮活动与京城歌词形态 第一节 军功贵戚的宴饮活动与科举士大夫的渐次参预 一、从门阀士大夫到军功贵戚:宴饮活动参与主体的转变 二、象征太平的公私宴饮:科举士大夫参与宴饮的契机 第二节 宋真宗的礼乐活动与慢词雅化的宫廷契机 一、“太平家法”:宋太宗确立的礼乐统治手段与宋真宗的沿袭发扬 二、宋初宫廷音乐机构的高度世俗化与国家礼乐需要的矛盾 三、长短句词体进入宫廷雅乐系统与雅化契机的获得 四、帝王意志主导的颂体文风与士大夫接受慢词写作的历程 第三节 代言体,专业词人与慢词特质 一、为帝王代言:颂体慢词与铺叙典丽的雅化路径 二、为歌妓代言:俗体慢词的文体特质与写作场合 第二章 江湖雅意:地方词坛与士大夫的词体尝试 第一节 北宋前期的词中城市与朝野词风的离立 一、开封:繁庶与豪艳 二、两浙诸郡:清丽与闲情 三、洛阳:游宴与名教 第二节 地方座主与应酬之词 一、地方送别文学的词体选择 二、座主的词学趣味与应酬词风的变换 第三节 从令曲到慢词:士大夫词人的词体儒雅化进程 一、类型化的时光感伤:令曲儒雅化的深入 二、从闺阁到客馆:柳永为慢词构建的时空传统 三、柳苏之间:类型化情感与自我身世寄寓 四、以文为词:苏轼的慢词贡献 第三章 “升平”时代(上):徽宗朝政治与京城雅词 第一节 宫廷都下:大晟词人的流行实质 一、京城:大晟词人有限的流行空间 二、周邦彦与徽宗朝京城词人群体 第二节 复归三代与朝野离立 一、皇位继承波折与“太平家法”需求 二、崇宁党禁:令出于中与朝野政治空间的离立 三、星变与政令:功业未成时的危机与坚持 第三节 三代制度建设与大晟雅乐 一、徽宗之前的北宋雅乐制作 二、大晟雅乐与大晟府 三、“以身为度”:利用皇权的定律方式 四、收复河湟:大晟雅乐首次发布时间的选择 第四节 庶政惟和:政和改元与大晟词人的活动时空 一、政和改元与复归三代建设的完成 二、政和改元之后的太平展示 三、大晟乐下播教坊与大晟词人群体的出现 四、面向外邦的展示 第五节 富丽精工:徽宗朝京城文化风尚与京城词人创作 一、精致与日常:徽宗主导下的宫廷文艺 二、精致日常与太平歌词 三、雅俗交杂的依旧:宦幸审美趣味与世俗流行词风 第四章 “升平”时代(下):徽宗朝地方生态与词体写作日常化 第一节 词体唱和的文本形态与唱和形态的诗化 一、以词和诗: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的唱和对象 二、异域之眼:嵯峨天皇《渔歌子》唱和词的文本形态 三、传统承袭:重意轻韵的文本形态在北宋即席应歌唱和中的延续 四、“画楼钟动”:勾连今昔的词作与唱和形态的案头化扩容 五、“杨柳春风”:身后追和形态的引入 六、自和己作:苏轼对词体唱和形态的再次扩容 第二节 谪居生活与词体“日常化”写作 一、朝野离合与山谷词的前后变化 二、谪居文学的词体选择及其内在动因 三、集句词:诗词日常化的桥梁 第三节 经典另立:徽宗朝地方词坛的追和词写作 一、创作生态:地方对元祐党人的尊重 二、我本苏门:黄庭坚的追和东坡词 三、苏门追忆:晁补之追和形式的悼念词 四、苏门再传:李之仪与南渡前向子的追和词 五、地方经典:徽宗朝其他地方词人对苏轼的摹效 第四节 日常与本色:徽宗朝地方雅词的多重面貌 一、本色当行:晁补之、李之仪的闲居词 二、贵族风尚:古乐府与东山词 三、内在转向:叶梦得宣政年间的日常生活与词体酬唱 四、京城元夕:江湖漂泊与旧游追忆 五、别是一家:雅词各体成熟后的词史总结 第五章 秩序重建:高宗朝词坛的异动与承继 第一节 南渡前后两浙士大夫的日常化雅词写作 一、地方官员:无涉党争与东堂词的两浙日常 二、江湖闲士:吕渭老宣和年间的词体写作 三、退居大员:叶梦得绍兴五年所作诸阕同韵《临江仙》 四、南渡异动:南渡北人与江南士人的心态异同 第二节 朝野转换与东坡词朝野影响的加深 一、建炎更化与颂体之词的消退 二、江西诗人诗法论词的普及 三、词体写作日常化后士大夫对词集保存的重视 四、逃禅词中的苏词影响与东坡形象 第三节 绍兴和议与颂体复归 一、绍兴和议签订前徽宗“令出于中”精神的恢复 二、绍兴和议后的礼乐重举 三、杭州感觉文化认同与士庶生活习尚 四、中兴之颂:由野归朝的太平歌词 五、以雅为名:《乐府雅词》《复雅歌词》等词选中的朝野 立场与词坛雅正争夺 第四节 融通朝野的雅词追求与周邦彦的经典化 一、南渡后大晟词人经典化可能性丧失与周邦彦的凸显 二、清真词结集性质与集中诸词的作者立场 三、集大成:清真词的“潜气内转” 结语 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赵惠俊,浙江常山人,1990年生于江苏南京。201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词学、宋代文学。于《文学遗产》《中华文史论丛》《浙江学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加密(217+)
  • 多终端(944+)
  • EPUB(286+)
  • 宝藏(586+)
  • 速度快(965+)
  • 兴趣(643+)
  • 快捷(840+)
  • 双语(179+)
  • 学者(1782+)
  • 多格式(660+)
  • 现实批判(728+)
  • 无损(345+)
  • 满意(542+)
  • 优质(734+)
  • 重排(284+)
  • 修订(576+)
  • 最新(778+)
  • 图文清晰(336+)
  • 物超所值(338+)

下载评论

  • 用户1723517293: ( 2024-08-13 10:48:13 )

    音频功能搭配MOBI/TXT格式,无损数字阅读体验,资源优质。

  • 用户1721260423: ( 2024-07-18 07:53:43 )

    高清的小说资源,双语设计提升阅读体验,体验良好。

  • 用户1714999349: ( 2024-05-06 20:42:29 )

    秒传下载MOBI/TXT文件,优质小说推荐收藏,资源优质。

  • 用户1724253689: ( 2024-08-21 23:21:29 )

    高清版本小说资源,EPUB/MOBI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推荐下载。

  • 訾***雰: ( 2024-10-15 09:18:46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