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之思:中国审美理想的生成与嬗变

“淡”之思:中国审美理想的生成与嬗变电子书籍推荐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以“淡”为美,是中国传统艺术领域中的重要现象,“淡美”亦是中国传统艺术美学中的核心概念。“淡”既是美学风格,又是创作原则,也是人生境界。这一体三面,使这一理论蕴含着极大的研究空间。全书以“风格论”、“创作论”、“境界论”为框架,考察“淡美”理论的不同侧面,同时结合不同时期的思想史和文化史背景,追踪“淡美”理论的发展轨迹,以期较为立体和全面地展现“淡美”理论的丰富性。
书籍目录:
引 言
一、从一个观点的流行说起 001
二、当代研究者们的兴趣 004
三、“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012
第一章 哲学中的“淡”
第一节 道家:“淡”分三层 018
一、“淡乎其无味” 018
二、“淡而无为” 021
三、“不与物交,淡之至也” 027
第二节 儒家:“淡”有两义 030
一、“大羹淡味” 030
二、“君子之道,淡而不厌” 034
第三节 《周易》:“白贲”与“淡” 038
一、《贲》卦释义 038
二、“白贲无咎” 041
小结:中国传统思想中反装饰的三种理由 043
002
第二章 从哲学到美学:魏晋六朝时期的“浓” “淡”之辨
第一节 “淡乎寡味”的批评依据 046
一、“绮靡”之尚 046
二、非“淡”的原因 051
第二节 “初发芙蓉”的审美追求 055
一、“初发芙蓉”与“错彩镂金” 055
二、“初发芙蓉”说的理论意义 057
小结:“淡乎寡味”与“初发芙蓉”矛 盾吗? 063
第三章 风格之争:“绮丽”与“清淡”
第一节 中唐:“去华返实”——淡而有质 068
一、文学复古运动与“古淡” 068
二、“去华求真”与水墨之淡 072
第二节 晚唐:“华而不绮”——淡而有味 078
一、“淡者屡深” 078
二、“华而不绮” 084
第三节 北宋:“质而实绮”——淡而实美 088
一、“平易”之淡 088
二、“外枯而中膏” 093
小结:“淡味”到底是什么味? 103
第四章 质量之争:“精能”与“平淡”
第一节 魏晋六朝:“天然平淡”——既“功夫”又“天然” 107
一、“天然”与“功力” 107
二、“直寻”而自然 111
第二节 中唐:“自然平淡”——“天然”与“功夫”之间 115
一、“至苦而无迹” 115
二、“直致”而自然 120
第三节 北宋:“天真平淡”——“天然”高于“功夫” 127
一、“能事毕矣乃造疏淡” 127
二、“平淡天真” 136
小结:“精能”造“平淡”,可能是一种诡辩 150
第五章 境界高下论:“狂怪”与“淡泊”
第一节 中唐:冲淡之境——兼议禅宗的人格境界 157
一、王维的诗境与画境 157
二、“淡泊无象”论 165
003
004
第二节 宋元:淡雅之境——兼议理学的人格境界 172
一、淡而有韵 172
二、逸笔草草 181
第三节 明清:恬淡之境——兼议心学的人格境界 190
一、“淡由天骨” 190
二、冲和淡远 202
小结:人品即作品,如何可能? 206
余 论
一、“淡美”理论内容的丰富性 211
二、“淡美”理论演进的复杂性 213
三、中外“淡美”理论比较 214
四、诗画领域不同的“淡美”追求 215
参考文献 217
后 记 223
作者简介:
丁朝虹,女,1974年7月生,江西省樟树市人。武汉大学中文系本科,厦门大学艺术学硕士,2016年获得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学位,一直从事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研究。现任浙江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装饰》、《艺术评论》、《文艺争鸣》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过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若干。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36511740:
( 2025-01-10 20:22:20 )
互动版电子书下载稳定,支持MOBI/TXT格式导出,体验良好。
-
用户1719566499:
( 2024-06-28 17:21:39 )
图文版电子书下载秒传,支持MOBI/AZW3格式导出,推荐下载。
-
用户1720289705:
( 2024-07-07 02:15:05 )
流畅下载PDF/EPUB文件,完整学术推荐收藏,值得收藏。
-
用户1744336712:
( 2025-04-11 09:58:32 )
互动版电子书下载无延迟,支持MOBI/TXT格式导出,操作便捷。
-
用户1717037898:
( 2024-05-30 10:58:18 )
无损版本教材资源,PDF/AZW3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值得收藏。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