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道德情操论 - 作者:谢宗林

谢宗林

人物简介:

亚当·斯密(Adam Smith),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1723年6月5日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1737年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哲学;1740年被选入牛津大学深造; 1748年秋,任爱丁堡大学讲师;1751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教授;1763年,任英国财政大臣养子的伴游导师;1778年任爱丁堡关税局长;1790年7月17日辞世。 斯密一生奉献了两部传世经典:《道德情操论》(1759年)和《国富论》(1776年)。前者为伦理学著作,它的出版使斯密享誉学术界;后者为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也成就了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学之父”的不朽名声。 译者简介 谢宗林,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候选人,曾任中华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常在《经济前瞻》、《东南亚经贸报导》等知名专业期刊发表论述,译著有《道德情操论》、《国富论》以及《不要命的自负》(哈耶克著)等。

道德情操论书籍相关信息

  • ISBN:9787802114302
  • 作者:(英)亚当·斯密 / 谢宗林
  •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8
  • 页数:437
  • 价格:30.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平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原作名: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 适合人群:哲学爱好者, 道德学者, 教育工作者, 心理咨询师, 对道德和社会问题感兴趣的人
  • TAG:社会科学 / 哲学 / 教育理论 / 心理学 / 道德哲学
  • 豆瓣评分:8.5
  • 更新时间:2025-05-04 07:15:12

内容简介:

《道德情操论》共分七部分,修订过六次。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相比《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而它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对处于这场变革中的每个人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剑桥大学出版社权威版本翻译的全译本,台湾著名学者、《国富论》译者谢宗林的权威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