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道德情操论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04 07:15:59

道德情操论

道德情操论精美图片

道德情操论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的伦理学著作,主要阐明了道德情感的本质、道德评价的性质和斯密以“公民的幸福生活”为目标的伦理思想。在书中,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阐释了道德情感的本质和道德评价的性质,并进而揭示了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相比《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堪称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

书籍目录:

第一卷论行为的合理性 第一篇 论分寸/002 第一章 论怜悯/003 第二章 论相互同情的喜悦/010 第三章 论方式/015 第四章 相同话题的延续/020 第五章 论亲切的和高贵的品德/026 第二篇 论其他激情和合适性相似的程度/031 引 言/032 第一章 论身体自发的激情/034 第二章 论特定变化下或者想象中产生的激情/039 第三章 论非社会性激情/043 第四章 论社会性激情/050 第五章 论自私的激情/053 第三篇 就人类得体性产生的影响以及判断人类行为得体性会遇到的困难;同时谈谈在国内比国外更容易获得认同的原因/057 第一章 虽然我们对于悲伤的同情通常比我们对于喜悦的 共鸣来得更加强烈,但仍然达不到当事人感情的 深切程度/058 第二章 论野心的起源以及社会阶层的分级/067 第三章 论道德败坏/078 第二卷 论优点和缺点,也谈谈赏罚的对象 第一篇 论功过感/086 引 言/087 第一章 被感激的似乎都值得奖励;同样,被怨恨的似乎都值得惩罚/088 第二章 论应当感激和怨恨的对象/091 第三章 未被准许的奖励不会给人带来感激,相反,不知情者造成的伤害却少不了别人的愤恨/094 第四章 对前面章节的概述/096 第五章 对功过感的分析/098 第二篇 论公正和善行/101 第一章 两种美德的对比/102 第二章 论公正感、愧疚感以及对功绩的认知/107 第三章 论天性的功用/111 第三篇 论命数对于人类情操的影响,这部分会结合行为的功过来分析/118 引 言/119 第一章 论该种影响的成因/121 第二章 论该种影响的程度/125 第三章 论这种现象的最终成因/133 第三卷 论我们在情操和行为的基础下进行判断的过程,同时谈谈责任感 第一章 论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的准则/138 第二章 谈谈对赞扬的热爱以及对值得赞扬的品质的热爱,同时谈谈对责备的恐惧以及对应该责备的品质的恐惧/142 第三章 论良心的影响和威力/158 第四章 论自欺的天性及通则的起源和使用/178 第五章 论道德通则的影响和威力以及这些准则被当作神圣的条例/184 第六章 论述责任感成为行为的基础准则的情境,同时谈谈责任感和其他动机一致的情境/194 第四卷 论情感赞同的效用 第一章 论功用在艺术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美感以及这种美的广泛效果/204 第二章 论功用给人性以及人的行为带来的美感,以及在什么程度下这种对美的感知可以被看作认同的基本原则/213 第五卷 论习惯和风气对道德认同和否定的影响 第一章 论习惯和风气对我们认知美丑的影响/222 第二章 论习惯和风气对道德情操的影响/229 第六卷 论美德的特质 引 言/242 第一篇 论个体的特质如何影响我们的幸福(又名论审慎)/243 第二篇 论个体特质如何影响他人的幸福/250 引 言/251 第一章 论个体被我们照顾和关怀的天性注意到的顺序/253 第二章 论社会被我们慈善的天性注意到的顺序/262 第三章 论普遍的善行/269 第三篇 论自制/272 第六卷 之结论/297 第七卷 论伦理学体系 第一篇 论本书内应该被审视的问题/302 第二篇 论美德天性给出的不同解释/305 引 言/306 第一章 论使美德和得体性一致的体系/308 第二章 论使美德和审慎一致的体系/331 第三章 论使美德和善行一致的体系/337 第四章 论不道德的体系/344 第三篇 论认同准则所形成的不同体系/351 引 言/352 第一章 论体系。在这种体系中,自爱可以导出认同准则/354 第二章 论体系。这种体系认为认同准则源于理性/357 第三章 论体系。在这种体系中,情操是认同准则的一部分/361 第四篇 论不同作者是如何对待道德的实践法则的/367 人名及书名对照表/380

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出生于苏格兰伐夫郡的柯科迪,1737年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哲学,1740年进入牛津大学深造,1748年任爱丁堡大学讲师,1751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教授,1778年任爱丁堡关税局长,1790年7月17日辞世。斯密一生奉献了两部传世经典:《道德情操论》(1759年)和《国富论》(1776年)。前者为伦理学著作,使他享誉学术界;后者为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也成就了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学之父”的不朽名声。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必备(572+)
  • 破损(2069+)
  • 物超所值(927+)
  • 低清(165+)
  • 影印(867+)
  • 分卷(955+)
  • 缺乏深度(802+)
  • 精校(748+)
  • 启迪智慧(591+)
  • 满意(921+)
  • 稳定(496+)
  • 富有哲理(750+)
  • 实验性风格(141+)
  • 高速(277+)
  • 水印(986+)
  • 双语(859+)
  • MOBI(450+)

下载评论

  • 用户1744467069: ( 2025-04-12 22:11:09 )

    流畅下载AZW3/TXT文件,优质期刊推荐收藏,操作便捷。

  • 用户1734082573: ( 2024-12-13 17:36:13 )

    高清的学术资源,多格式设计提升阅读体验,资源优质。

  • 用户1740375529: ( 2025-02-24 13:38:49 )

    图文版电子书下载无延迟,支持EPUB/TXT格式导出,体验良好。

  • 用户1741467603: ( 2025-03-09 05:00:03 )

    音频版电子书下载秒传,支持EPUB/AZW3格式导出,资源优质。

  • 用户1742120091: ( 2025-03-16 18:14:51 )

    高清版本教材资源,MOBI/TXT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值得收藏。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