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恒钤
人物简介:
爱新觉罗·恒钤,清恭忠亲王爱新觉罗·奕訢的玄孙女、恭贤亲王爱新觉罗·溥伟的孙女。
恒钤从1998年开始,用20年时间采访了30位家族成员,拍摄影像素材500小时;2018年,开启了家族视角下的清史研究、书写之旅。
晚清皇族困局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我的高祖恭忠亲王奕訢出生于1833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时,他还是一名在上书房读书的小皇子,关于这个历史转折点,他最深刻的记忆,莫过于皇帝父亲的忧心忡忡。1850 年,父皇宾天,他被封为亲王,太平天国在广西起事,随着战事的日益吃紧,他的皇帝四哥打破亲王不得任职军机处的祖制,任命他为军机大臣。第二次鸦片战争,皇帝北狩,他被推到历史舞台的聚光灯下。紧随其后的是两宫垂帘、亲王辅政,他作为总策划,极力推进洋务运动,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皇朝中兴——同光中兴。他一生三落三起,最后一起是在同光中兴的最后一年,也是惨烈的甲午战争那一年,此时的他,如同他身心系之的家天下,早已沉疴难起,无力回天。
一代忠王之后,他的儿孙粉墨登场。我的曾祖父载滢也因一个“壮举”被历史记住:和另外三个载字辈的家族成员,率领60 多名义和团“兄弟”,冲进瀛台,准备弑君。审视这场轰轰烈烈、振动朝野的闹剧,能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有我溥伟在,大清不会亡!”在诸多事后诸葛亮看来,这只是又一场闹剧。如果放在两千年前,这何尝不是又一曲慷慨悲歌呢?所谓造化弄人,便是如此吧。我的爷爷第二代恭亲王溥伟,经历了逊帝退位和军阀混战,于毁家纾难念念不忘,可惜并无回响,最后成为日本侵华的一枚弃子,于1936 年郁郁离世。
1833 年到1936年,百年近代史,同时也是百年家族史,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留下深深的烙印。观之思之,每每让人感慨唏嘘。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我对这段历史的感觉与旁人又是有些不同的。
我写这本书,只是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罢了。既然无法逃避,也不能做到全然中立,那就顺从于心吧。如果能另成一个角度,于解读这段历史有所裨益,那倒可以算作是意外收获。
全格式电子版 - 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