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机器人的话语权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05 13:20:24

机器人的话语权

机器人的话语权精美图片

机器人的话语权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围绕《第一修正案》为什么必须包含并保护机器人表达提供辩护和理由。作者对通信技术及其引发的审查制度进行了历史性回顾,提出机器人表达所传输的是“实质性信息”,即使是机器人发送或者接收的信息,但只要这些信息对于被接收方而言是可识别的,那么这些信息就是交际性言论,而应被视为“言论”。在此基础上,通过“无意图言论自由”规则界定机器人表达具有“效用”价值,从而提出《第一修正案》能够包含并保护机器人的表达。较为难得的是,本书作者特意邀请的几位评论教授也做出了针对性评论,甚至是争论,如格林梅尔曼(James Grimmelmann)教授明确指出将机器人传输视为言论的观点有待商榷,甚至并不正确;诺顿(Helen Norton)教授认为作者提出的“效用”准则也值得质疑。作者对这些评论和质疑做出积极回应:本书关注的是机器人言论表达的潜力;要正确区分《第一修正案》可能包括的活动和受其保护的言论之间的区别;强调“效用”是一种保护机器人语言的概念框架;针对潜在危险,可以通过技术和法律进行功能性解决,同时不影响保护知识的生产者。因此,机器人表达在许多情况下不仅需要被《第一修正案》包括,而且也需要被宪法所保护。相信作者与评论者的评议以及针对评议的回应,将有助于读者更为深入且有趣味地了解本书主题。

书籍目录:

主编序/1 推荐序/1 致谢/1 观点 序言:技术和通信/3 第一部分:通信的进步及其带来的危害/6 第二部分:机器人和他们的接收者/55 第三部分:新的效用准则/82 后记:从《论出版自由》到《机器人的话语权》/109 评论 上下文中的机器人的话语权:对评论的介绍/115 审查时代/121 言论输入、言论输出/134 一个老的诽谤罪律师面对机器人的话语权的 勇敢新世界/148 什么旧的又是新的(反之亦然)/159 回应 机器人改良/173 索引/189 译后记/204

作者简介:

[美]罗纳德•K.L.柯林斯 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哈罗德•S.谢菲尔曼杰出学者。 [美]大卫•M.斯科弗 西雅图大学法学院弗雷德里克•C.陶森德宪法学教授。 王黎黎 吉林大学法学博士,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承担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著作3部。 王琳琳 吉林警察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二级警督,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专业A类学科首席负责人,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修订(576+)
  • 必下(720+)
  • 适配(330+)
  • 研究(209+)
  • 适合收藏(368+)
  • 收藏(909+)
  • 自学(247+)
  • 超值(115+)
  • 低清(174+)
  • 富有想象力(771+)
  • 首选(200+)
  • 循序渐进(470+)
  • 可复制(152+)
  • 错乱(920+)
  • 情节曲折(750+)
  • 无广告(452+)
  • 注释(449+)
  • 无缺页(189+)
  • 可搜索(706+)
  • 权威(834+)

下载评论

  • 用户1731338089: ( 2024-11-11 23:14:49 )

    双语版电子书下载极速,支持EPUB/MOBI格式导出,资源优质。

  • 用户1726068534: ( 2024-09-11 23:28:54 )

    图文功能搭配PDF/AZW3格式,完整数字阅读体验,体验良好。

  • 用户1740280744: ( 2025-02-23 11:19:04 )

    双语版电子书下载稳定,支持MOBI/AZW3格式导出,值得收藏。

  • 用户1718824767: ( 2024-06-20 03:19:27 )

    极速下载PDF/TXT文件,无损期刊推荐收藏,推荐下载。

  • 用户1721753207: ( 2024-07-24 00:46:47 )

    下载速度比我读书速度还快,好评!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以下书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