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國家: 過去.現在.未來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05 14:41:18

國家: 過去.現在.未來

國家: 過去.現在.未來精美图片

國家: 過去.現在.未來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國家與資本主義的關係是什麼? 貧富懸殊的民主國家, 是否將走回威權老路? 超越教科書式的「國家三要素理論」 政治社會學、「國家研究」的全新經典 國家是什麼?國際公約將政府、領土、人口視為構成國家的三個要素,然而這只是最表面的定義,未能深入國家與社會的關係,尤其沒能回答:國家的統治基礎從何而來? 本書指出,除了傳統的三要素以外,應當也要重視國家的第四個要素──觀念,也就是人們對於身處的社群,其共同利益或普遍意志的想像及認同。於是,作者一方面呼應了葛蘭西的「霸權」概念,指出國家內建了階級偏袒的傾向,會將某些特殊利益佯稱為普遍利益,導致人民甘願接受支配;另一方面,國家也並非只是被動的工具,完全服膺於單一階級的利益,它反倒會取得相對自主性,以自身邏輯來運作。 面對國家現象的高度複雜性,本書避開了西方中心論的盲點,並以歷史與比較的觀點,掌握政治組織從部落、酋邦,到文明帝國、現代國家的演化過程。而對於近幾十年來,全球政經局勢日新月異的變化,也都被納入本書的討論範圍,進而有助於我們瞭解以下問題: ◎全球化是否侵蝕了民族國家的主權原則?跨國企業的崛起,是讓國家的干預變多,還是讓它轉換成「小政府」的角色? ◎國家為什麼失敗?除了破產、忠誠分裂、代表性不足,「失敗國家」還有哪些面向?此外,為什麼某些地區的政府常被貼上「流氓國家」(rogue state)的標籤? ◎資本主義與自由民主的結合,是必然還是偶然?當今各國頻繁進入「緊急例外狀態」的趨勢,是否意味著民主國家的行政權,也日漸壓縮了立法與司法權? 身在地緣政治前沿的島嶼,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瞭解,「國家機器」如何運作,而國際政治又將何去何從。 佳句摘錄 ▊名家解讀 .施密特(Carl Schmitt)……即聲稱,「統治者就是決定例外的人」。 .根據曼恩(Micheal Mann),專制權力是國家毋須與公民社會群體從事例行的制度化協商,即可以自由行動的能力。 .千年以來,知識一直是國家權力的主要向度,涵蓋多種資訊蒐集、政治計算和監控形式(比如James Scott討論「國家的視角」,以及Bourdieu討論國家的「資訊資本」)。事實上,「統計」原本就是指國家為自身目的而蒐集人口和經濟數據。權力-知識的一般連繫經常受到探討──包括最著名的傅柯(Michel Foucault)。 .如同艾薩克(Jeffrey Isaac)所言,「比起A使役B去做B原本不會做的事,權力的社會關係通常是A和B都做著他們平常就在做的事。」 ▊國家vs.社會 .社會學家的挑戰就是要將國家去神秘化,予以徹底揭露,證明國家作為實質的統一實體並不「總是已經」存在。 .「公民社會」作為表面上屬於「私人」社團的一塊疆域,仍是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可以將國家視為政治(階級)支配的系統,而這個系統的結構,藉由自身在決定力量平衡和政治行動形式時所扮演的角色,對社會鬥爭有著明確的影響。 .國家地位的概念首先是與政體有關,但治理則是與政治和政策更為相關。治理關切的是公共政治、公共政策或公共事務,而非這些事情發生所在的國家暨政體框架。 ▊資本主義的威權傾向 .「威權」統治形式是成熟資本主義的特徵,而且不只出現於原始積累時期和晚期發展階段,或是依賴型與邊陲資本主義。 .霸權願景……試圖令特殊與普遍和解,方式是將國家的性質和目的與更廣泛──但總是選擇性──的公共利益、良善社會、公共福祉之政治、智識和道德的願景相連結……這種「虛幻的」公共利益,令某些物質和理念利益、認同、空間、時間性等,享有凌駕其他人的特權,同時可能採取堂皇的包容形式(例如自由民主制),或顯然是排除性的形式(例如種族隔離國家)。 .當利潤是取自源自於金融投機,而承擔的風險也開始超出對於生產資本迴路而言必要的金融仲介和風險管理活動時,資本主義與自由主義民主之間的選擇性親近就會弱化。當金融主導的積累造成解除管制、自由化,以及經濟(尤其金融)與政治權力的交錯滲透,導致收入和財富不平等擴大,這種親近性就更薄弱了。……這類觀察顯示,資本主義和民主何以並不總是彼此吻合。甚至,根據經驗法則,我們可以說,只要謀取利潤的政治形式占有支配地位,威權統治就會是常態而非例外。 ▊世界尺度的比較研究 .就目前國家主義與發展型國家同化的狀態而言,邊陲資本主義彰顯的國家主義議題甚至更為嚴峻(例如凱末爾的土耳其、李光耀的新加坡)。除了這些較「常態」的發展型國家主義形式,我們還發現例外的「發展型」國家(例如,南韓和臺灣發展型國家的早期階段,它們有獨裁體制主導的強大國家安全體制──在資本分支間的分歧與人民壓力升高導致的民主化發生之前)。 .不論是否立基於以政治認同,或是以文化認同為基礎的想像共同體,歐洲認同的定義都必須劃出將他者自歐洲「國族」成員排除的界線。此處的重要測試例子是白俄羅斯、俄國、土耳其和烏克蘭加入歐盟的資格,不論這樣的資格是基於它們各自的政治體制,還是文化傳統。 本書特色 ◆以最全方位的角度,考究國家與社會的關聯 →7種以上的學科視角:政治經濟學、歷史社會學、國際關係、人文地理學、概念史、政治哲學、社會理論 →6種分析國家的取徑:歷史構成、形式構成、制度論、行動者網絡、形態(figuration)分析、語義-論述 並且涵蓋了幾乎每一項攸關國家的重大議題,包含但不限於:主權與國際承認、民族主義、公民身分、稅、政治代表性(統合主義、侍從主義、多元主義)、民主vs.威權、例外狀態、網絡vs.階序、新自由主義的跨國企業支配。 ◆從左派關懷出發,但不淪為教條式的馬克思主義,尤其是忽視國家且採取經濟化約論的老舊立場;反之,本書師承Antonio Gramsci與Nicos Poulantzas,將國家擺回階級理論之中,不把政治與文化層次的鬥爭當作經濟鬥爭的附屬,並且在探討資本主義與國家的關聯之同時,點出「資本主義-自由主義國家」並非唯一的(現代性)國家型態。 ◆除了馬克思主義的系譜以外,也將觸角延伸到其他未必「以國家為中心」的政治理論,例如傅柯(Michel Foucault)的治理性(governmentality)概念、韋伯(Max Weber)對正當性及暴力壟斷的討論、魯曼(Niklas Luhmann)論及的社會分化形式(階段)與國家的歷史性演化,以及哈特與奈格里(Michael Hardt and Antonio Negri)對全球化或新興「帝國」的觀察。 各界迴響 既整合了看似對立的諸多智識傳統,又提出了屬於自己的原創國家理論。──Erik Olin Wright,《真實烏托邦》、《理解階級》、《如何在二十一世紀反對資本主義》、《命若星塵》作者 很難想像有人比Jessop還懂國家理論,他以出色的鑑別技巧,運用了這些百科全書式的知識。──《政治研究評論》(Politcal Studies Review) 毋庸置疑,為所有後續學術研究提供了出發點。──Colin Hay,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 Paris)政治學系教授 以充滿洞見的方式,投身於政治理論中某個歷久不衰的主題:如何定義國家,又要如何界定國家的複雜性。──《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書評》(LSE Review of Books) 延續且立足於批判性馬克思主義的國家觀(如Nicos Poulanzas)之理論,在此書中尤其扮演要角,同時也證明了他對於一連串不同傳統的作品之閱讀廣度,包括歷史學及歷史制度論的作品。──Chris Pierson,諾丁漢大學國際關係與政治系教授

书籍目录:

推薦序│橫看成嶺側成峰──幾點閱讀的建議/許甘霖 編輯體例與譯詞說明 序言 表格一覽 縮寫對照 第一章 導論 ◆第一部 國家作為概念、關係與現實 第二章 國家的概念 .研究國家的困難處 .所以,什麼是國家呢? .三要素取徑│國家機器/國家領土/國家人口/再訪三要素 .再談政治權力的領土化 .國家的多態特質 .國家性作為變數 .構成國家 .國家的四要素定義 .暫時的結論 第三章 國家作為社會關係 .策略-關係取徑 .國家的維度│政治代表模式及其接合/國家的制度構造/國家干預的機制與模式及其整體接合/國家權力的社會基礎/政黨補論/政黨系統的危機?/國家計劃/霸權願景 .國家與社會的弔詭 .結論 第四章 權力、利益、支配、國家效應 .權力作為解釋項或被解釋項 .利益與支配 .國家與階級支配│經濟的階級支配/政治的階級支配/意識形態的階級支配 .經濟、政治與意識形態支配的接合 .形式分析的限度與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國家 .社會想像與意識形態批判 .結論 ◆第二部 領土、機器與人口 第五章 國家與時空 .社會空間性 .領土化與國家形構 .領域、地方、尺度、網絡 .邁向新的 TPSN 修補 .支配與時空修補 .結論 第六章 國家與國族 .國民國家和國族-國家 .國族地位 .作為領土國家和作為國族-國家的歐洲 .邁向世界國家與世界社會? 第七章 階序陰影下的政府+治理 .治理與複雜性 .治理失敗與後設治理 .從政府到治理 .作為政治與政策的後設治理 .階序陰影下後設治理的成敗 .結論 ◆第三部 國家的過去與現在(未來) 第八章 世界市場與諸國家的世界 .框構問題 .世界市場與國家世界的理論爭辯 .世界市場整合與國家系統 .資本邏輯漸增的支配性 .國家回應的趨勢與反趨勢│國家地位的去國族化/政體、政治和政策的去國家化/政策體制的國際化/三股反趨勢 .時間主權的喪失 .結論 第九章 自由主義民主、例外國家與新常態 .「可能的最佳政治外殼」? .緊急狀態與例外體制 .政治危機與緊急狀態│脆弱國家、失敗國家與流氓國家 .威權國家主義│歐盟/美國國土安全部 .邁向持久撙節國家 .結論 第十章 國家的未來與國家地位 .國家理論是歐洲中心的嗎? .國家往何處去? .國家理論往何處去? 註釋 參考文獻 姓名索引 主題索引

作者简介:

作者簡介 鮑伯.傑索普(Bob Jessop) 英國蘭開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社會系榮譽教授。著有《普蘭札斯:馬克思理論與政治策略》(Nicos Poulantzas: Marxist Theory and Political Strategy, 1985)、《國家理論:定位資本主義國家》(State Theory: Putting Capitalist States in their Place, 1990)、《思索資本主義國家的未來》(The Future of the Capitalist State, 2002)(韋伯出版,2008)、《國家權力:策略-關係取徑》(State Power: a Strategic-Relational Approach, 2007),以及與岑艾玲(Ngai-Ling Sum)合著的《邁向文化政治經濟學:在政治經濟學中定位文化》(Towards Cultural Political Economy: Putting Culture in its Place in Political Economy, 2013)等。他著作等身,尤其在國家理論影響深遠。 譯者簡介 高郁婷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 王志弘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低清(993+)
  • 可复制(1208+)
  • 无缺页(979+)
  • 双语(1221+)
  • 现实批判(728+)
  • 一键(752+)
  • 稀缺(782+)
  • 打包(808+)
  • EPUB(684+)
  • 必下(825+)
  • 深度(380+)
  • 最新(587+)
  • 过期(245+)
  • 科研(540+)
  • 傻瓜式服务(629+)
  • 分卷(122+)
  • 图文清晰(336+)
  • 神器(453+)

下载评论

  • 用户1725783615: ( 2024-09-08 16:20:15 )

    双语版电子书下载无延迟,支持EPUB/AZW3格式导出,资源优质。

  • 用户1744644254: ( 2025-04-14 23:24:14 )

    双语功能搭配PDF/TXT格式,优质数字阅读体验,资源优质。

  • 石***致: ( 2024-05-09 17:31:06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用户1744272323: ( 2025-04-10 16:05:23 )

    精校版本教材资源,EPUB/TXT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推荐下载。

  • 用户1729474396: ( 2024-10-21 09:33:16 )

    多格式功能搭配EPUB/AZW3格式,高清数字阅读体验,资源优质。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以下书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