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哲学の生成と発展

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哲学の生成と発展电子书籍推荐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此书是聚集中、日、韩、越及欧洲学者共同建构东亚哲学形象的研究成果,将焦点放在从19世纪到21世纪当今的东亚各地区哲学思想家,在吸纳、译介西方学问的同时,如何在和近现代性的纠葛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式继承中建构自身独特哲学这一研究视域上。此书问题域不仅止于以过去共同传统(儒释道)为基础而形成的东亚哲学之建构上,还试图扩大到东亚在继承前人遗产的基础上,如何展开朝向未来的“世界哲学”构想。
书籍目录:
前言——以东亚哲学的形成为目标【廖钦彬】
第Ⅰ部:日本哲学和西方哲学
1 从田边元来看日本最初的海德格尔的接受【藤田正胜】2
2 永恒的现在——西田几多郎与九鬼周造【岭秀树】22
3 和辻、马克思、亚里士多德——和辻伦理学的产生【安部浩】41
4 九鬼周造——作为偶然・必然游戏的艺术与实存【上原麻有子】57
5 面向忏悔道的诗论——重读田边元《瓦勒利的艺术哲学》【杉村靖彦】70
6 九鬼周造与雅克・德里达——关于偶然性【龟井大辅】91
7 试论西田几多郎思想中“永恒”概念的变迁 【Fongaro Enrico】110
8 作为历史主义的田边哲学【竹花洋佑】139
9 三木清和海德格尔——围绕基础经验和公共圈【廖钦彬】158
10 日本近代美学与“哀”——以大西克礼为中心【河合一树】175
11 日本哲学史形成期中关于胡塞尔现象学的接受【滨涡辰二】194
12 新田现象学与西田哲学【谷彻】211
13 作为现象学者的尾高朝雄——以一九三零年代的社会团体论为中心【植村玄辉】228
14 日本的海德格尔接受中的辩证法——从田边元的思想形成来看【景山洋平】246
第Ⅱ部: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
15 王阳明、王龙溪、熊十力的良知问题和现象学——来自唯识学的回答方法【倪梁康】264
16 单子论中逻辑的飞跃和朱熹的理气论的现象学重构——兼论气的现象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方向红】281
17 家的现象学——从海德格尔、列维纳斯到儒家【朱刚】301
18 寂静意识与万物一体【张伟】326
19 革命文学论争中的彭康【铃木将久】344
20 近代中国哲学中的柏格森像——以彭康为例【王嘉新】362
21 “他者理解”与“自我认识”——近四十年来中国哲学研究的趋势与逻辑【陈德中】377
22 台湾哲学概论【洪子伟】395
第Ⅲ部:日本哲学的多样性发展
23 狄尔泰哲学和京都学派——以西田几多郎对狄尔泰的评价为线索【牧野英二】416
24 来自海洋和岛屿的日本思想史——和辻哲郎的《风土》、《锁国》【合田正人】434
25 作为诗人居住在这片大地——西谷启治《寒山诗》的世界【秋富克哉】447
26 一九四零年代前半期的日本哲学之剧变——从多面发展到一元化【植村和秀】467
27 西田几多郎关于“物”的思想——承接源了圆的论文【志野好伸】487
28 日本哲学史发展期中关于胡塞尔现象学的接受【滨涡辰二】506
29 作为新儒家的西田几多郎——关于人格实现说【林永强】523
30 御进讲与日本哲学【张政远】544
31 和辻哲郎伦理学的出发点——从大正时期尼采解释的关联性谈起【饭岛裕治】559
32 西田几多郎与柳宗悦——制作的哲学与民艺思想【太田裕信】580
33 围绕着声音、环绕的声音——呈现一元论的声音世界【佐藤麻贵】598
34 和辻哲郎伦理学中的中国【山村奖】616
第Ⅳ部:中国和日本的思想邂逅
35 桑木严翼与中国哲学【中岛隆博】632
36 近代日本的中国哲学的诞生——以明治十年代在东京大学进行的各种讲义为中心【佐藤将之】652
37 以儒教为媒介的欧洲、日本、中国的近代化【井川义次】669
38 近世“汉神”的日本化【吴伟明】687
39 《善的研究》与老庄思想的关联【王青】702
第Ⅴ部:朝鲜、越南哲学和知识的越境
40 从灵性到哲学——近代日朝的超越性问题【小仓纪藏】720
41 近代韩国的西方哲学的接受与发展【辛炫承】745
42 越境旅行的知识——二十世纪初的越南以及来自日本和中国的出版物【阮南】763
43 法国殖民时期的越南知识分子范琼的“语言、文化民族主义”与西方哲学思想观【宫泽千寻】801
44 殖民时期的越南思想状况和哲学的接受——以《南风杂志》为中心【廖钦彬】822
后记——哲学在东亚的命运 【伊东贵之】843
作者简介:
廖钦彬,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田边元纪念哲学会・求真会会长、Journal of Japanese Philosophy编委、中华日本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哲学、东亚哲学、比较哲学。著作:《宗教哲学的救济论——后期田边哲学研究》(台湾大学出版中心)、《近代日本哲学中的田边元哲学——比较哲学与跨文化哲学的视角》(北京商务印书馆)。译著:《日本哲学与跨文化哲学》(中山大学出版社)。编著:《洪耀勋文献选辑》、《近代日本的中国学》(台湾大学出版中心)等。
伊东贵之,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文化科学研究科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史(宋明清)、东亚比较文化交流史。著作:《作为思想的中国近代》(东京大学出版社)、《中国近代思想典范》(台湾大学出版中心)。合著:《中国的视角》(平凡社)。编著:《“心身·心身”和环境的哲学》、《东亚的王权与秩序》(汲古书院)、《治乱的历史密话》(法政大学出版社)等。
河合一树,茨城工业高等专门学校外聘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思想史。论文:《古事记传和姓氏录──本居宣长中“ウヂカバネ”的成立》(《日本思想史学》第51号)、《呼唤死者的名字──本居宣长中名讳的问题》(《伦理学年报》第67号)。著作:《大和心和正名──本居宣长的学问观和古代观》(近刊,法政大学出版社)等。
山村奖,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共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日思想比较、伦理学。著作:《近代日本与转变的阳明学》(法政大学出版社)。论文:《近代日本的“人格”的意义──修养和阳明学的关系性》(《日本研究》第62号)、《近代日本阳明学观的变迁──从大盐平八郎举兵的评价之关联来看》(《日本儒教学会报》第2号)等。
执笔者(按登载顺序)
藤田正胜
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日本哲学史。
岭秀树
关西学院大学名誉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
安部浩
京都大学大学院人类・环境学研究科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
上原麻有子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日本哲学史专修教授。Journal of Japanese Philosophy(SUNY Press)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
杉村靖彦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宗教学。
龟井大辅
立命馆大学文学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
Fongaro Enrico
东北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哲学、比较哲学。
竹花洋佑
福冈大学人文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日本哲学。
浜涡辰二
上智大学临终关怀研究所特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哲学・生死学。
谷彻
立命馆大学文学部名誉教授・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
植村玄辉
冈山大学学术研究院社会文化科学学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
景山洋平
关西学院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文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象学、解释学、近代日本哲学。
倪梁康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洋哲学、伦理学、现象学。
方向红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德国哲学和法国哲学,尤重现象学、中西比较哲学。
朱刚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列维纳斯文集》翻译与研究”主持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现象学、法国哲学、当代欧陆哲学、伦理学等。
张伟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现象学会理事长、国际马克斯舍勒协会学术咨议委员会委员、Orbis Phaenomenologicus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外国哲学、伦理学、跨文化比较哲学研究。
铃木将久
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文学。
王嘉新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象学、生命哲学、中西比较哲学。
陈德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大学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道德哲学、政治哲学、西方哲学史。
洪子伟
台湾“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
牧野英二
法政大学名誉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
合田正人
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史。
秋富克哉
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基盘科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宗教学。
植村和秀
京都产业大学法学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政治思想史。
志野好伸
明治大学文学部心理社会学科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林永强
独协大学国际教养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哲学。
张政远
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哲学、东亚文学・思想、跨文化哲学。
饭岛裕治
九州岛大学基干教育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伦理学、近代日本思想史。
太田裕信
爱媛大学法文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伦理学、日本哲学。
佐藤麻贵
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教养学部东亚艺文书院特聘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哲学。
中岛隆博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东亚艺文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世界哲学。
佐藤将之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井川义次
筑波大学人文社会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吴伟明
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科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比较日本研究中心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东亚思想。
王青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东方哲学研究室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华日本哲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哲学、日本思想史。
小仓纪藏
京都大学大学院人类・环境学研究科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朝鲜半岛思想・文化、东亚哲学、日韩关系。
辛炫承
井冈山大学外国语学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东亚哲学。
阮南
越南富布莱特大学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史。
宫泽千寻
南山大学人文学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人类学、越南研究。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19428909:
( 2024-06-27 03:08:29 )
极速下载PDF/AZW3文件,完整报告推荐收藏,资源优质。
-
用户1727854853:
( 2024-10-02 15:40:53 )
完整版本报告资源,EPUB/AZW3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推荐下载。
-
用户1744819310:
( 2025-04-17 00:01:50 )
双语版电子书下载无延迟,支持EPUB/AZW3格式导出,操作便捷。
-
用户1738278127:
( 2025-01-31 07:02:07 )
完整版本报告资源,MOBI/TXT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推荐下载。
-
用户1725649902:
( 2024-09-07 03:11:42 )
音频版电子书下载流畅,支持PDF/MOBI格式导出,值得收藏。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