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伟凯

人物简介: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MBO理论分析及其规制研究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又称MBO,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 用自有资金或从外部杠杆融资等方式去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从而达到改 变目标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目标公 司、对目标公司实行所有权控制或实质性控制决策权和经营权(如果是上市 公司,要退市转为私人公司)、注重通过目标公司的价值提升来获得预期收 益的一种收购行为。MBO作为资本市场中比较成熟的杠杆收购方式进一步完 善了公司治理结构,同时也为我国目前国有股减持与退出、国有资产重组 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运行途径。 MBO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国有企业本着“抓大放小”的原则, 对于竞争行业的小规模资产和非主业资产应该也可以采用MBO的形式予以实 施,但不仅仅局限于国有企业。MBO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旨在国有企业改制 中出现并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现象,MBO是指公司管理层收购其所在公司 、关联公司和其他公司以达到全资拥有(如是上市公司,要退市转为私有化 公司)、绝对控股或者实质性控制公司的行为。MBO是我国进行产权改革的 一种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产权的不合理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严重制 约因素。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缺位,致使企业经营缺乏长期战略。对经营者 激励机制不足,甚至成为某些违法犯罪行为的潜在根源。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自始至终要解决的就是“效率”问题。国有企业存 在的“效率”问题是:管理层拥有很大的控制权但没有相应的剩余索取权 。所以,经济学是研究政府如何用经济制度、市场结构和经济政策达到资 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经济学家着眼于从社会资源 的稀缺性与社会需求的无限性角度论证管理层拥有所有权的产权制度改革 的经济合理性;而管理学则研究在给定的经济环境、经济政策和行业竞争 状况下如何取得竞争优势,从而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管理学家则侧重于 从提高效率与企业发展角度论证管理层拥有所有权的绩效目标可行性。我 国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尤其是促进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 着巨大的作用。目前尽管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太理想,降低了国有经济整 体竞争能力,加剧了失业问题、债务问题和亏损问题的压力,制约着整个 国有经济改革发展的步伐。但是,通过MBO来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对于优化国有经济的配置效果,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加快国有企业市场化 进程,尤其是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客观说来,MBO完成后,国有股权实现了部分或全部套现,从不必要的 行业、领域退出,让符合市场条件的非公有制资产进入,而退出的国有资 产可以充实到国家急需的领域,诸如社会保障基金以及需要国家垄断和重 点扶持的行业,以实现国有资产的合理布局。虽然,MBO行为可能给国有资 产流失提供了可能,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企业并购是国有资产流失 的原因,并进而否定MBO。国有资产即使不通过MBO,也会发生流失,关键 在于我们推进MBO时,要明确企业产权归属,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努力减少 国有资产流失程度。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和外在环境的缺陷,在MBO实践 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以中国国情为出发点,研究分析我国当前MBO 的可行性和内在环境缺陷、MBO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以及MBO有关的法律 制度和我国现有法律的缺陷与完善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 义。 论文通过对国内外MBO理论及其实践进展的分析与判断,研究我国企业 家价值与企业绩效的关系、MBO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MBO规制和政策等 相关问题,通过对我国MBO的可行性和环境缺陷的深入分析,继而为完善我 国:MBO制度和法规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论文解决的问题主要有:阐明 MBO的理论及其在我国获得应用的基础与要点,深入分析我国MBO的内在动 因和对经济效益的影响,从国际MBO的有关规制出发,分析判断如何完善我 国MBO制度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与同类理论研究相比,本论文可能作出的创新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论文较早地将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结合起 来,主要依据产权理论和激励理论,并吸纳公共选择理论、信息经济学、 法经济学以及产业组织理论的有关成果,构建了MBO全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从而丰富了学术界对MBO的理论研究,这是论文最主要的理论尝试。 第二,论文详细地论述了企业家价值的概念、特征、构成基础,以及 企业家价值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互动关系;论文构建了“企业家能力-资源配 置-公司绩效”的MBO理论依据的分析框架,指出企业家价值是企业在生产 要素进一步细分的情况下使其人力资本要素得以有效配置的保障,而只有 企业人力资本得到有效合理的配置,才能保证企业整体绩效的提升和持续 发展。 第三,论文将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结构一行为一绩效”的分析框架, 转化为MBO的制度分析框架,从而为不同类型企业组织的MBO提供了有效的 分析工具。论文进一步解析了MBO采用不同的结构安排、同一结构安排在不 同经济行为下,其经济绩效存在差异的根源所在。论文对MBO行为中的管理 者诚信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与其经济绩效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将委托一代理理论与博弈理论分析框架引入到MBO运作机制的研究中去, 这也是论文的主要理论尝试。 第四,论文探索性地提出了MBO是从现代企业制度“两权分离”走向“ 多权合一”的变迁。论文对MBO制度安排与完善予以高度关注,指出政府、 市场、企业等社会经济组织存在经济性“自利行为”,从而为MBO行为摆脱 政府的过度干预而进行自组织发展找到理论根据。 第五,论文首次系统地从法理上论述了诚信义务包括注意义务、勤勉 义务、忠实义务和披露义务。论文同时首次系统地从学理上剖析了MBO与原 罪及新原罪的逻辑关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市场、资本经营,从宏观本质上优化地区与产 业经济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到微观上促进企业改善产品结构、提 高市场占有率和自身竞争能力、实现企业的规模经营。我们的制度设计能 否引导MBO由行政性购并向市场性购并转变,事实证明行政性购并代替不了 市场性购并,凡管理者非自愿、通过行政捏合“拉郎配”式的购并已经遭 到失败并将继续失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MBO行为实际上透支着社会和 企业的未来资源。MBO虽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部分国有资产流失,但比起 制度性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来说显得微不足道,如何使MBO这一购并方式在 国有企业改革中起到积极良性的作用也显得至为重要。因此,当务之急, 是着力培育市场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健全政策法规,大力支持和推动市 场性MBO行为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