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十论 word 网盘 高速 下载地址大全 免费

word电子书下载地址
其他格式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
- [kindle] 传统十论
内容简介:
◎《传统十论》是著名历史学家秦晖治学经历中对“传统社会”(近代以前的社会)研究第三阶段的产物,自问世以来,多次重印,备受读者推崇。
◎本次再版,增加增订版序言及两篇附录(《关于“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的讨论》,作者对瑞士“森林州”地区进行考察后写作的《瑞士之路》),有助于读者加深对相关重要问题的理解。
◎《传统十论》曾被列为法国国家汉语水平考试的参考书。
名家点评:
《传统十论》让我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豁然开朗之感。
——刘瑜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的系列文章,其中有对于“反封建”“平等”这类“关键词”在历史文化进程中演变过程的分析,但更主要的是对传统社会与文化本身的结构性研究。笔者不满于过去流行的“租佃神话”和“宗族神话”,主张在社会—经济分析与思想—文化分析的综合与融会中把握传统时代真正具有规定性的那些规则,跳出“反儒”与“尊儒”对峙的传统观之争,在社会结构上摆脱大共同体本位的传统桎梏而走向公民社会,在文化—象征符号体系中主张“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以“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的人格资源与民主宪政—人权保障的现代制度安排来消除那种专制制度下强权—犬儒互补的人格弊病。
《传统十论》此次再版,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了增订版序言及两篇附录(《关于“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的讨论》《瑞士之路》)。
书籍目录:
序 / Ⅰ
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 / 1
一、问题的提出 / 1
二、走马楼吴简所见的极端“非宗族化”社会 / 4
三、“吏民”社会中的乡吏 / 15
四、编户齐民,还是血缘社群? / 22
五、从地名学看村落与宗族的关系 / 30
中国经济史上的怪圈:“抑兼并”与“不抑兼并” / 35
一、“道儒”与“法儒” / 35
二、法儒与“抑兼并” / 38
三、道儒与“不抑兼并” / 41
四、“抑”与“不抑”之间 / 44
五、过程公正与跳出怪圈 / 45
“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兼论中国走向公民社会之路 / 49
一、小共同体本位论质疑 / 50
二、“道德农民”与“理性农民”之外 / 57
三、法家传统与大共同体本位 / 65
四、“拜占庭现象”与“反宗法的非公民社会” / 70
五、里—社—单合一:传统帝国乡村控制的一个制度性案例 / 76
六、近古宗族之谜 / 81
七、公民与小共同体的联盟? / 88
八、小共同体与公民社会的前途:兼论“新”儒家如何可能 / 97
从传统民间公益组织到现代“第三部门”: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的若干问题 / 105
一、公益事业发展史的西方模式 / 105
二、公益事业发展史的中国模式 / 118
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典籍与行为中的文化史悖论及中国现代化之路 / 139
绪论:“儒”与“吏” / 139
一、“儒表”与“法里” / 142
二、“儒表”之下的“法道互补” / 151
三、连续的历史,循环的怪圈 / 158
四、“法道互补”的后果:行政不正义 / 165
五、“法道互补”与儒的“吏化”和“痞化” / 174
六、“法道互补”的危机:行政不安全 / 178
七、
法儒、道儒与纯儒:非主流儒家对“法道互补”的拒斥 / 183
八、西、儒皆灭,而“秦政”与痞风前后相因 / 193
九、
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新儒学在新文化中的三种价值 / 200
附录:关于“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的讨论/ 206
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 / 229
谁,面向哪个东方?
——评弗兰克《重新面向东方》,兼论所谓“西方中心论”问题 / 239
一、外贸顺差与“经济中心” / 240
二、“比较”的尺度 / 246
三、评“非‘进步’的全球整体史观” / 251
四、“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不是解释的解释 / 255
五、“西方中心”何以为“论”? / 261
公社之谜:农业集体化的再认识 / 267
一、公社建立之谜 / 267
二、集体化与传统共同体 / 277
三、法家传统与大共同体本位 / 282
土地改革=民主革命?集体化=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 289
一、“两种保守性”与小生产衰亡论 / 290
二、走出“共同体”:民主革命中的农民理论 / 297
三、
“被剥削者个人”反抗“剥削者公社”: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民粹派的早期批判 / 303
四、“美国式道路”反对“普鲁士道路”:民主革命的新解释 / 310
五、“土地国有化”:一个“否定”的纲领 / 315
六、从村社化到集体农庄:“从米尔到康姆尼”? / 321
七、合作制与“传统集体主义”的二律背反 / 325
从sama到equality:汉语“平等”一词的所指演变 / 333
一、“平”“均平”与“太平” / 333
二、作为佛教价值的“平等” / 334
三、佛教传入后汉语中“平等”一词的世俗含义 / 342
四、“儒之中庸即释之平等”:作为价值观的“平等”论争 / 347
五、汉语“平等”一词近代含义之产生 / 354
附录:
瑞士之路
——“森林州”之行札记 / 359
作者简介:
秦晖(1953年12月—),笔名卞悟,广西龙胜人,著名历史学家、经济学家、自由派公共知识分子。兰州大学历史学硕士(1981)。曾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是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哈佛燕京学社 访问学者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农民史、土地制度变迁史、经济史,对秦汉史、中国思想史、明清史、中国近代史、苏联东欧社会转型与中国的对比、国企改革、农民问题亦有研究。提出了“共同的底线”、“秦制”、“关中模式”、“黄宗羲定律”等说法。是中国农民学的开创者之一,也是较早关注和研究南非现代化改革的中国学者,是“低人权优势”、“尺蠖效应”、“共同的底线”、“负福利国家”、“关中模式”与“太湖模式”、“大、小共同体本位”、“昂纳克寓言”、“问题殖民”、“实践自由”、“宗法农民”、“秦制”与“周制”、“雅典(罗马)式道路”与“马其顿式道路”、“为自由而限权,为福利而问责”等概念的提出者。长期关注当代农民问题,是取消农业税的重要倡导者。在九十年代私有化国企改革时,较早反对以“权抢钱,钱买权”“掌勺者私管大锅饭”的官僚资本作为经济发展的原始积累。1990年代致力于在结合社会调查与历史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学,包括狭义农民学(对农民、农业与农村社区的研究)与广义农民学(对农民国家、农业文明与传统社会及其演进、改革与现代化的研究),主持一系列乡村调查,主编《农民学丛书》首批六本。
主要著作有《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与金雁合著)、《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问题与主义——秦晖文选》、《市场的昨天与今天》、《耕耘者言——一个农民学研究者的心路》、《传统十论》、《变革之道》、《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村社传统与俄国现代化之路》(与金雁合著)、《天平集》、《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学问中国》、《江浙乡镇企业转制案例研究》、《南非之魂——曼德拉》(译者,编者)、《五四新论》(合著)、《真实的马克思主义》、《自由、乌托邦与强制》、《经济转轨与社会公正》、《思无涯,行有制》、《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和思想变迁》、《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研究》、《实践自由》、《共同的底线》、《南非的启示》、《走出帝制——从晚清到民国的历史回望》、《王气黯然——宋元明陕西史》、《鼎革之际——明清交替史文集》、《秦汉史讲义》(走进帝制)、《拯救民主》《娜拉出走以后 : 中国女权的世纪反思》等。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38444807:
( 2025-02-02 05:20:07 )
图文版电子书下载稳定,支持PDF/MOBI格式导出,体验良好。
-
用户1715911095:
( 2024-05-17 09:58:15 )
完整版本教材资源,PDF/EPUB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推荐下载。
-
用户1719552668:
( 2024-06-28 13:31:08 )
高清的报告资源,双语设计提升阅读体验,值得收藏。
-
用户1726771998:
( 2024-09-20 02:53:18 )
精校的教材资源,图文设计提升阅读体验,体验良好。
-
用户1724654977:
( 2024-08-26 14:49:37 )
互动版电子书下载稳定,支持EPUB/TXT格式导出,值得收藏。
相关书评
-
经济史上的怪圈:抑兼并与不抑兼并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05 18:28:50
-
书评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05 18:28:50
-
读完此书的一些随笔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05 18:28:50
-
传统社会结构与文化脉络的深度考释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05 18:28:50
-
秦晖眼中的传统中国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05 18:28:50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