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喷火器 - 作者:侍中

侍中

人物简介:

蕾切尔·库什纳,1968年生于俄勒冈州,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后获得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硕士学位,长期从事艺术领域的报道。 库什纳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喷火器》获2013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最终提名,也是《纽约时报》2013年度小说。她的处女作长篇《来自古巴的电报》获得2008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最终提名,荣登《纽约时报》畅销榜和年度好书榜。 她的小说已被翻译成15种语言,她的小说、散文可见诸《纽约客》《哈泼斯》《纽约时报》《巴黎评论》等报刊。 蕾切尔·库什纳获得2013年度古根海姆奖金,现居洛杉矶。

喷火器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1970年代的速度与激情 《纽约时报》《纽约客》年度小说 -------------------- 1975年,出生于美国西部的年轻女孩里诺去纽约寻找自己的艺术前程,在那里她邂逅了六十年代嬉皮士运动中的几个核心人物,命运遽然改变。她也同时陷入与两位艺术家罗尼·方丹和桑德罗·瓦莱拉的情感纠葛,他们的身世和生活作风截然不同,但都信仰共同的艺术理念,三个人之间就此展开一段隐秘的追逐游戏。 里诺一方面不停地吸纳纽约各种时兴的艺术理念,一方面逐步确立了自己对“速度”的迷恋——作为创造世界纪录的女摩托车手,她想在家乡内华达的盐滩上创作一幅以“速度”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在罗尼的鼓励下,桑德罗同意让自己的家族企业、意大利工业巨头瓦莱拉公司赞助里诺完成瓦莱拉摩托的巡回宣传。里诺随桑德罗回到瓦莱拉家族的豪宅,感受到两人巨大的阶级落差,也知悉了瓦莱拉家族与法西斯政府媾合、在巴西奴役劳工的不堪往事。她渴望自由、冒险的灵魂也感受到了意大利躁乱的变革的脉动。 当意大利和纽约都爆发无政府主义暴力事件,桑德罗的哥哥被激进的“红色旅”绑架杀害,遭遇桑德罗背叛的里诺孑然一身回到纽约,也要独自重建对艺术、社会、爱情的思考。 -------------------- 名家点评 生机洋溢……故事、奇闻、精致的独白、狡黠放任的荒唐事,还有无畏的冒险一齐构成了文本层层的涟漪……《喷火器》自身就是此刻的外爆:它用流动的、转瞬即逝的此刻攫住我们……可以视作对福楼拜的《情感教育》的重写。 ——詹姆斯·伍德,《纽约客》 《喷火器》是我近期读过的呈现的场景最为宏大、明亮的美国小说。引人入胜,摄人心魄……非常性感。 ——德怀特·加纳,《纽约时报》 《喷火器》给了我近十年最兴奋、最强烈的阅读体验……我们可以看到德里罗、E.L.多克托罗还有彼得·凯里的影子。库什纳的才华是惊人的,她将自己托付给风景、生活和语言。 ——科伦·麦凯恩,《转吧,这伟大的世界》《飞越大西洋》作者 《喷火器》是一本野心勃勃而严肃的美国小说,句子锋利而惊人的美妙,视域也很宽广。政治和个体深刻而迷人地交缠在一起。库什纳带着一种阴暗、富有洞察力的讽刺描绘了意大利和纽约。 ——科尔姆·托宾,《大师》《布鲁克林》作者

收藏人数最多的作品

>>>查看侍中更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