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货币、银行与国家 - 作者:马俊杰

马俊杰

人物简介:

理查德'M. 埃贝林(Richard M. Ebeling)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曾担任经济教育基金会(FEE)主席。1981—1983年在科克大学担任讲师,1984-1988年担任达拉斯大学助理教授,1988-2003年担任希尔斯代尔学院经济学教授,2009-2014年担任诺斯伍德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目前在查尔斯顿学院担任教授。 他撰写并编辑了多本著作,其中包括三卷本的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的选集, 他现在正主持编者晗耶克的选集。他最近的作品是《政治经济、公共政策和货币经济学》《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和《自由政治经济学)。 他也经常在《华盛顿时报》《波士顿环球报》 《投资者商业日报》《底特律新闻》《国家评论》《美国经济学与社会学杂志》《政治学研究》等知名媒体上发表文章。 马俊杰 法国高等欧洲研究国际中心(CIFE)副研究员、朝圣山学社成员、美国国务院“国际访问者领导项目”学者,专栏作家。 他关注中国国企改革、产权制度、企业家精神与创新,以及国际关系、欧洲研究等问题。其文章发表于《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外交家》等国内外期刊、媒体等。

货币、银行与国家书籍相关信息

  • ISBN:9787573012760
  • 作者:理查德·M. 埃贝林 / 马俊杰
  •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4-8
  • 页数:296
  • 价格:59.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平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适合人群:对金融、经济领域感兴趣的读者;经济、金融、国际商务等相关专业学生;对货币政策和银行体系运作感兴趣的普通大众;从事金融行业或相关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士
  • TAG:经济学 / 经济史 / 金融学 / 货币政策 / 国际金融 / 银行学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更新时间:2025-05-05 22:39:16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美国大萧条》姊妹篇,比《美国大萧条》更详细地勾勒出货币和银行的理论与历史,讲述如何避免所谓“逃不开的经济周期” 1.21世纪全球金融危机研究的必读作品 作为预见十几年前金融危机的少数学者之一,作者重点阐述了“美国大萧条”“70年代滞涨”以及“2007—2008年金融危机”三大事件,为依旧处在变化中的全球经济再来一剂良药。 2.全面解读百余年来各大经济学家的货币与银行理论 从费雪的“价格水平稳定论”(稳定美元)到21世纪的“自由银行”理论,从奥地利学派、芝加哥学派到凯恩斯学派,作者广泛援引各大经济学家的理论、著作,结合债券、商品、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政府的实际政策,为我们呈现一幅现代银行制度形成史的画卷,是研究货币、金融、银行等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3.观点鲜明,逻辑严谨,丝丝入扣 和许多以观点罗列、事件堆砌的经济史书或教科书不同,作者通过理论、历史以及现实,层层递进,详略得当,旨在探索和厘清经济危机与商业周期的本质,为终止恶性通胀和萧条提供明确的解决方案。 4.通俗性+专业性+准确性俱佳 不是传统意义的教材,也不是严格意义的学术著作,而是一本面向大众的轻学术著作,语言通俗易懂,但却有学术著作的严密与准确。 【内容简介】 埃贝林教授以1929年的"大萧条"和2007年的"金融危机"为引子,比较与分析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大学派(凯恩斯学派、芝加哥学派以及奥地利学派)对货币问题以及商业周期的研究;通过分析米塞斯、哈耶克、罗斯巴德和货币自由的探索者——劳伦斯·怀特、乔治·塞尔林以及凯文·多德,指出了一条从中央银行体制转变为未来自由市场的货币和银行体制的道路。他通过探索历史史实与不同理论的区别,寻找终结恶性经济危机的办法。他的观点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佳的学习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