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编纂与刊刻 -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社信息:

类型:公司

成立时间:1984年

出版社特色:中国图书奖

出版社简介: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编纂与刊刻书籍相关信息

编纂与刊刻精美图片
  • ISBN:9787308212731
  • 作者:金晓刚
  •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4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78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精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适合人群:历史学者, 图书馆员, 文化研究者, 印刷爱好者, 古籍收藏家
  • TAG:历史文献 / 文化传承 / 古籍研究 / 印刷史 / 书籍出版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更新时间:2025-05-06 11:25:18

内容简介:

《宋元学案》从康熙时始纂到道光年间正式刊刻,历经一百余年,先后形成黄宗羲原本、全祖望补本、黄璋校补本、王梓材与冯云濠的百卷定本。这些文本在内容上的增删、调整,一定程度折射出前后编纂者对宋元理学史的不同认识,其背后反映了编纂者不同的思想旨趣。黄宗羲始纂《宋儒学案》《元儒学案》,与清初尊朱辟王的学术思潮密切相关。从《理学录》《明儒学案》到《宋元学案》梨洲原本,黄宗羲、黄百家父子对理学史的认识,已不断突破道统,逐渐站在“合一代之公评”的角度评论宋元理学的得失。乾隆年间全祖望的补修,固然是为了完成黄宗羲遗志,但也渗透了对官修《明史》崇朱黜王以及官方压制学术自由的不满。相对黄宗羲父子的“理学”视野,全氏对宋元思想史采取更广泛的“儒学”维度,在人物评价上,表现出学术与道德并重,甚至道德重于学术的倾向。从黄宗羲到全祖望对宋元理学史的认识转变,表明清儒越来越注重儒学的寻常日用,不再以形上玄远的追求作为最高目标。黄璋父子校补《宋元学案》,虽努力恢复梨洲原本的面貌,但也继承了全祖望对宋元儒学史的众多认识。《宋元学案》在道光年间的校补、刊刻,其背后与理学复振及“汉宋合流”的思想转向息息相关。王梓材、冯云濠的《宋元学案补遗》,大规模增补儒学人物,展示了二人在步踵全祖望确立清代客观性学术的路径上走得更为广远。透过《宋元学案》的成书始末,可一定程度展现清代学术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