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苏卷》编辑委员会
人物简介: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苏卷(上、下卷)书籍相关信息
- ISBN:9787507600117
- 作者:《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 /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苏卷》编辑委员会
- 出版社:中国ISBN中心
- 出版时间:1992-10
- 页数:2211
- 价格:特精装本180元(全两册)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精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丛书:中国戏曲音乐集成
- 适合人群:戏曲爱好者, 音乐学者,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者, 高校音乐系学生, 历史文化爱好者
- TAG:文化研究 / 中国音乐史 / 传统音乐 / 戏曲音乐 / 江苏地方戏曲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更新时间:2025-05-06 15:30:14
内容简介:
本卷编辑说明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苏卷》是多卷本文献资料丛书《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的一部地方卷。其中共收入15个剧种,依发源地、流行区及其所用语言情况按先苏南、后苏北顺序编排,共上、下两卷,剧种排列以规模、影响大小为序,以及本省剧种在前、外地流入剧种在后的原则。上卷包括 :昆剧、锡 剧、苏剧、海门山歌剧;下卷包括:丹剧、高淳阳腔目连戏、扬剧、淮剧、淮海戏、柳琴戏、江苏梆子戏、通剧、海州童子戏、京剧、越剧。
除以上15个剧种外,江苏高淳地区尚有高淳高腔,作为历史久远、本省不多见的高腔剧种,本卷也选取了少量资料附于高淳阳腔目连戏之后。此外,江苏省内还有一些剧种,或因其仅局部流入(如吕剧、黄梅戏),或性质游移,且已由《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江苏卷》收入(如丁丁腔),或基本已无活动且无重要资料(如洪山戏、淮红戏),以及虽曾在江苏流传,但已由邻省收入有关省卷(如梆子戏、徽剧、四平腔等),则均未收入本卷。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苏卷》遵照《<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体例》的编纂原则及要求,全卷由综述、图表、剧种音乐、人物介绍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剧种音乐”部分为其重点。这部分资料本着体现两个原则进行选编:一、以传统戏为主,择取优秀和珍贵唱腔为重点。对建国后新兴的剧种如丹剧、海门山歌剧等多位创作作品的实际情况,也坚持反映剧种音乐整体面貌与质量要求相结合的原则;二、突出江苏地方特点,以江苏的主要剧种为重点,尤其给古老的昆剧音乐以较大篇幅,力求完整地保留珍贵的戏曲音乐史料,以弥补按行政区划分卷编纂的不足。
由于篇幅所限,“剧种音乐”部分中“器乐”里的“锣鼓”一节,各剧种仅收本剧种特有的锣鼓点,凡吸收其它剧种的锣鼓点,一概不列。“剧种音乐”中的“折子戏”部分,各剧种亦视篇幅情况决定取舍。
在“人物介绍”部分,由于业余演唱的曲家对昆剧音乐的重要贡献所具有的地位,故从全剧种着眼收入若干江苏籍曲家的条目。本卷各剧种的人物介绍条目集中编排,以人物出生年为序。为检索方便,同时附以分剧种、按姓氏笔画为序的索引。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苏卷》编辑部
后记
本卷的编纂,是在江苏省文化厅领导下,由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所承接,在全省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建立了省、市,乃至部分县、区的三级编辑机构,由江苏省卷编辑部具体组织,历时三载有余而后完成的。先后共搜集文字资料共300万字,曲谱资料1.2亿字,印象资料600多小时(其中包括 20世纪初至30年代100多张珍贵的昆剧唱片资料),以及各种图片400余帧。现根据精选的原则收入其中的五分之一成卷。
除本卷编辑人员名单署名者外,省内外数百名戏曲音乐工作者投入了资料搜集、记录及条目撰写,各戏曲剧院(团)热心帮助录制音响资料。省内外和海外关心、支持本卷编纂工作的人士,如郁念纯、王守泰、贝祖武、朱复、陆小秋、俞颂德、王传蕖等均提供了珍藏多年的宝贵资料。对以上诸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深切的谢意。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苏卷》编辑部
1990年12月
全格式电子版 - 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