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中世纪感官文化史 - 作者:钱文逸

钱文逸

人物简介:

【作者】 理查德·G.纽豪瑟(Richard G. Newhauser)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英语与中世纪研究教授,其研究方向是道德传统与感官史。他的著作包括:《贪婪的早期历史》(The Early History of Greed ,2000;再版于2006年);《罪恶:西欧中世纪道德传统论集》(Sin: Essays on the Moral Tradition in the Western Middle Ages,2007);(合编)《中世纪和近代早期文化中的罪恶观》(Sin in 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 Culture,2012)等。 【译者】 钱文逸,艺术史学者、译者。早年求学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获艺术史与材料研究学士学位(2014年)和艺术史硕士学位(2015年)。2019年至今,在多伦多大学美术史系进行博士阶段的训练与研究,研究方向为近代早期欧洲的艺术实践、物质文化与工匠群体,也兼及对20世纪东亚与欧美之间思想互动和翻译政治的考察。她曾在休斯顿美术馆欧洲艺术部门参与协助策展,并在2016—2017年间供职于OCAT研究中心公共项目部,策划组织了同年的年度讲座系列学术活动。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有中英文学术研究和艺术批评,并译有《空间的美术史》(中译英)、《“画作”的诞生:近代早期欧洲的元绘画》(法译中,即出)和《中世纪感官文化史》。

中世纪感官文化史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世纪感官文化研究中里程碑式的著作,其中的篇章出自不同领域的优秀中世纪研究学者,从城市感官、集市感官、宗教感官、哲学与科学感官、文学感官、艺术与感官、感官媒介等广泛多元的角度切入,综合考量欧洲各地的文本和考古证据,力图构建视觉、听觉、味觉(和言语)、嗅觉、触觉以及内感官在中世纪的发展进路。 本书是“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之一。 内容简介 理解感官对于理解中世纪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在这一时期的思想架构和文化实践的发展中,对诸感官的理论探讨和实际运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漫长的中世纪千年里,人们对于感官的认知与如今并不相同:例如,言说就被认为是嘴巴的感官之一;视觉和听觉并不总是最主要的感官;对于医学界来说,味觉更具有决定性……感官也不仅仅是被动的感受器官,人们认为它们在感知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是每个人的道德身份形成的重要因素。 从具体的都市或集市中的感官到医学、科学乃至哲学中的感官,从作为社会地位象征的感官到用于学术分析中的感官,本书揭示了中世纪有关感官的多种解释,并揭示了感官经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