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儒法国家 - 作者:赵鼎新

赵鼎新

人物简介:

赵鼎新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芝加哥大学Max Palevsky荣休讲席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和社会科学方法。中文专著有《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2006)、《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2006)、《民主的限制》(2012)、《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前 现代中西模式的比较》(2015)以及《什么是社会学》(2021)。 译者简介 徐 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考古。 巨 桐,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化学博士、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后兼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STS(科学、技术与社会)与经济社会学。

儒法国家书籍相关信息

  • ISBN:9787308215213
  • 作者:赵鼎新 / 徐峰 / 巨桐
  •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6
  • 页数:573
  • 价格:139.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平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丛书:经纶文库
  • 原作名:The Confucian-Legalist State: A New Theory of Chinese History
  • 适合人群:对中国历史、哲学、政治感兴趣的人,历史学者,政治学研究者,哲学爱好者,以及对儒家和法家思想有深入了解需求的读者
  • TAG:儒家思想 / 中国历史 / 政治哲学 / 法家思想 / 社会制度
  • 豆瓣评分:8.2
  • 更新时间:2025-05-07 13:30:44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旨在对中国历史型态作出解释的社会学著作。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问题与理论”,提出了一个历史变迁理论;第二部分“东周历史的背景”,分析了中华文明的形成期,即西周时代的政治、社会、思想与经济背景,同时也对这一时期的地理和气候环境有所讨论;第三部分“东周时期战争驱动的历史发展”,涵盖了自春秋战国时代至西汉初期的历史,重点研究那些激发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市场关系与官僚制帝国的兴起或至少是使这些历史现象得以在中国出现的社会因素与历史动力,同时探讨了秦的统一与“儒法国家”在西汉的肇始。第四部分“儒法国家和中国历史的基本型态”,基于之前的理论模型,讨论了儒法国家如何奠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模式。 在本书中,赵鼎新教授对公元前11世纪至清朝灭亡的中华帝制的历史进行了一项全新的讨论。这项研究首先揭示了一些可以解释“中国如何以及为何在公元前221年秦王朝一统下发展出官僚制帝国”的因素。随后,本书考察了在西汉时期出现的,一种吸收了儒家和法家两种哲学传统的政治体制。虽然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宗教、技术和社会经济结构不断变化,但是儒法体制却延存了两千多年。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韧性体制的存在,尽管中国从北宋时期开始就经济繁荣、技术先进,但是并没有像西欧那样发展出工业资本主义。在考察这一政治体制的本质时,赵鼎新教授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来审视中国历史,即强调结构性力量与社会机制在塑造历史动力方面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