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古斯塔夫·冯·施穆勒
人物简介:
作者/古斯塔夫·冯·施穆勒(Gustav von Schmoller)
德国经济学新历史学派的领军人物。熊彼特提出了“施穆勒纲领”的概念,认为施穆勒提出了一种融合制度、文化与经济的演化理论构想。施穆勒的理论为现代福利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施穆勒在重商主义研究领域开辟了与亚当·斯密不同的传统,影响深远。施穆勒的工作对经济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具有贡献,他的美国博士盖伊创立了哈佛商学院。
译注者/严鹏
湖北武汉人,现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副教授、《工业文化研究》主编、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专著《战争与工业》获第十二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高校率先开设工业文化课程,并出版工业文化研究专著多部,部分专著被列入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项目,长期从事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教育研究,参与相关政策制定,担任中央电视台工业题材纪录片顾问。
重商主义制度及其历史意义书籍相关信息
- ISBN:9787547321508
- 作者:[德]古斯塔夫·冯·施穆勒 / 严鹏 译注
-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 出版时间:2023-5-1
- 页数:184
- 价格:68.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精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丛书:利群工业文化译丛
- 原作名:The Mercantile System and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 适合人群:经济学家, 历史研究者, 对经济思想史感兴趣的人士, 政策制定者, 商业历史爱好者, 高等教育学生
- TAG:历史分析 / 历史哲学 / 经济政策 / 经济思想 / 商业历史 / 重商主义
- 豆瓣评分:9
- 更新时间:2025-05-07 14:14:37
内容简介:
《重商主义制度及其历史意义》是杰出德国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冯·施穆勒的传世名著。全书分七个部分:经济演化的阶段、乡村、市镇、领地邦国、民族国家、重商主义和民族共同体。作者首先提出了经济具有不同演化阶段的论点,然后按时间顺序论述了欧洲经济在不同演化阶段里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征。
本书的独树一帜之处在于,将重商主义与近代以来的国家形成视为同一历史进程的不同方面。重商主义的最核心是国家的构建——不是狭义上的国家的构建,而是同时构造国家和国民经济。这样就形成了与亚当·斯密截然不同的评价重商主义的理论。施穆勒不认为重商主义是历史的终结,可是,只要多国竞争的格局还存在,只要主权国家还追求自己独立的国家利益,重商主义的种种产业政策就不会退出历史舞台。附录节译了施穆勒的论文《18世纪普鲁士的丝绸工业》,从具体产业政策的角度更集中表达了他对重商主义的学术观点。
本书为全新译注本,译注者精心添加了专业导读、附录和大量注释,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本书在今日世界的价值。
全格式电子版 - 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