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中亚史 (第三卷)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07 15:48:57

中亚史 (第三卷)

中亚史 (第三卷)精美图片

中亚史 (第三卷)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中亚史》 第三卷论述了11—13世纪初期,中亚地区突厥王朝及中亚北部游牧诸政权的兴起、发展和衰落的历史。本卷分“中亚突厥王朝的兴起”、“中亚突厥王朝的发展和西辽的建立”、“突厥王朝和西辽的衰落”三编:第一编从喀喇汗王朝统治中亚东部地区的 10 世纪中叶起,到喀喇汗王朝分裂的11世纪中叶止;第二编从塞尔柱人崛起的 1040 年起,到卡特万战争爆发的 1141 年止;第三编从西辽统治河中地区的 12世纪中叶起,到蒙古人入侵中亚的 13世纪 20年代止。 ★编辑推荐: 《中亚史》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今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所在地区及与它们有关的地区。中亚史著述一直存在史料多的地方多写、史料少的地方少写或不写的状况,本书作者以扎实的文献基础,综合了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以编定性,以章定范围,以节定内容”,使我们对中亚史有整体的认识,具有很强的研究与参考价值。本书作者蓝琪师从历史学家项英杰先生治中亚史,成果丰硕,曾出版多部与有关中亚史的有影响力的论著与译著。 ★精彩试读 《中亚史》第三卷论述了11—13世纪初期,中亚地区突厥王朝及中亚北部游牧诸政权的兴起、发展和衰落的历史。从内容上看,这一时期的中亚政权处于封建制度形成和封建关系发展的时期,在世界历史分期中属于中世纪史的范畴;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中亚社会处于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 《中亚史》第三卷分“中亚突厥王朝的兴起”、“中亚突厥王朝的发展和西辽的建立”、“突厥王朝和西辽的衰落”三编。第一编从喀喇汗王朝统治中亚东部地区的10世纪中叶起,到喀喇汗王朝分裂的11世纪中叶止;第二编从塞尔柱人崛起的1040年起,到卡特万战争爆发的1141年止;第三编从西辽统治河中地区的12世纪中叶起,到蒙古人入侵中亚的13世纪20年代止。 每一编的结构大致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分述中亚诸政权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统治模式;第二部分侧重于对突厥王朝的社会经济、宗教、文化及对外关系做总体研究。 第一编论述了喀喇汗、伽色尼、塞尔柱三个突厥王朝的兴起,以及三股势力在中亚的争夺,结果:喀喇汗王朝统治了阿姆河以北的中亚地区;伽色尼王朝统治了阿姆河以南的阿富汗地区;塞尔柱人夺取了阿姆河以西的呼罗珊。三个突厥王朝的建立结束了东伊朗人统治中亚的历史,突厥人重返他们在7世纪中叶以后退出的中亚历史舞台。此外,本编还论述了这一时期发生在欧亚草原上的、自东而西的民族大迁徙运动,以及这一时期中亚游牧民族的历史。 第二编论述了三个突厥王朝的发展史和中国古代民族契丹在中亚的建国过程,探讨了突厥王朝及西辽在中亚的统治。文中指出了突厥三个王朝在中亚统治的共性:以伊斯兰教为国教,与阿拔斯王朝保持一致,信仰正统的逊尼派;对内发展经济,对外实行扩张;由于王朝统治者的背景及统治区居民构成的不同,三个王朝的统治存在着差异:喀喇汗王朝建立在突厥人占优势的地区,王朝的统治采取了突厥传统的政权方式—双王制和分封制,伽色尼王朝和塞尔柱帝国统治区的居民以东伊朗语族的欧罗巴人为主,因此,它们更多地沿袭了萨曼王朝的中央集权制,继承了波斯的行政制度,具有西方国家统治权与行政权分开的特征。尽管如此,追随塞尔柱素丹的突厥游牧贵族是塞尔柱帝国的统治基础,为了顾及他们的利益,塞尔柱帝国的统治又兼有突厥政权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实施了具有突厥政权典型特征的分封制。 本编对中亚诸政权之间的关系做了梳理,作者指出:在11世纪中叶至12世纪中叶的100年间,塞尔柱帝国左右了中亚诸政权之间的关系,先后确立了对东、西喀喇汗王朝和伽色尼王朝的宗主国地位;1060年,塞尔柱帝国与伽色尼王朝签订了和约,两国以兴都库什山为界将阿富汗斯坦一分为二,东伊斯兰世界的两大王朝平等相待,有利于中亚的经济和文化交流。1141年,塞尔柱帝国在卡特万战争中被新兴的西辽打败,结束了塞尔柱人一统中亚的局面。 本编还论述了伊斯兰教在中亚地区向纵深发展的情况。作者指出:由于办学之风盛行,伊斯兰教各派在教义上进一步完善,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在此过程中, 伊斯兰哲学体系形成(10—12世纪),中亚出现了法拉比、伊本·西拿和安萨里三位杰出的哲学家。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呼罗珊风格的达里文学开始衰落,苏菲派神秘主义思潮对文学产生了影响,中亚涌现出一批享有世界声誉的诗人和学者。 第三编论述了中亚三个突厥王朝及西辽的衰落过程,以及昙花一现的花剌子模突厥王朝和古尔王朝的历史。其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花剌子模绿洲的历史。作者指出: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是花剌子模绿洲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花剌子模帝国在1194年灭亡伊拉克塞尔柱王朝之后,迅速扩张成为一个大帝国。帝国创建者摩诃末抛弃了阿拔斯哈里发,采取亲伊斯兰什叶派的政策,这种公开与逊尼派哈里发对立、直接支持什叶派的做法,在中亚诸政权中是前所未有的。 作者在论述古尔王朝兴衰史中指出:古尔王朝是继萨曼王朝之后,塔吉克人在中亚地区建立的又一个较强大的政权。古尔政权是在山区家长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随着与外界的接触,逐步具备了国家的性质。古尔王朝的统治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位于哈里河畔的菲里兹库赫地区实施家长制,部落传统的残余保留下来,国家权力被统治家族的大大小小的埃米尔分享,上下之间形成了主从关系; 在具有两个世纪之久的伽色尼王朝都城加兹尼,古尔王朝继续着突厥—伊朗君主统治;在北印度实行分散的封建主统治。 本书论述了突厥王朝在中亚统治的历史地位。作者指出:喀喇汗王朝在中亚绵延三百余年的统治,使回鹘等其他突厥语游牧部落开始并完成了由游牧生活向定居农业生活的过渡,随着这种过渡的完成,封建制度在中亚东部地区普遍确立起来;喀喇汗王朝将中亚东部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保障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 加强了中亚诸政权与中国诸王朝的联系;喀喇汗王朝的统治促进了中亚东部的伊斯兰化和突厥化。 伽色尼王朝是中亚突厥人在阿富汗建立的一个政权,历时两百余年,伽色尼王朝统治时期是阿富汗文明史的辉煌时期之一,首都加兹尼成了阿富汗的一个重要文化中心。在伽色尼王朝期间,来到阿富汗的突厥人同化了当地一些东伊朗族人,今阿富汗有 160 余万突厥人;伽色尼王朝与塞尔柱帝国争夺呼罗珊失败以后,统治中心东移,以拉合尔为中心的印度河以西地区被纳入伊斯兰世界。 10世纪中叶,突厥族塞尔柱人从中亚北部南下,在参与喀喇汗王朝与萨曼王朝的斗争中强大起来,从一个原始部落发展到一支左右中亚形势的武装力量,并在呼罗珊北部地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1055年,塞尔柱人占领巴格达,在保留阿拔斯哈里发宗教地位的前提下,在西亚建立起第一个突厥政权塞尔柱帝国。强盛时期,帝国统治了西亚、中亚和小亚细亚的广大地区。塞尔柱人的统治对西亚,甚至对欧洲的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书在第三编中专门论述了中亚伊斯兰化和突厥化的问题。作者指出,11—13世纪是伊斯兰教在中亚向纵深发展的时期。7—8世纪,伊斯兰教传入中亚西部呼罗珊和中亚腹地河中地区;10—11世纪,在喀喇汗和伽色尼两个王朝的推动下,伊斯兰教向东、向南传播,今中国新疆西部、阿富汗中部和印度河流域的居民陆续皈依了伊斯兰教;11—13世纪,伊斯兰教深入到中亚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中亚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作者从物质文化、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三个层面剖析了伊斯兰教对中亚社会的影响。作者指出:伊斯兰化对中亚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宗教的一致性,使中亚多种文化模式趋于一统,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道德规范、共同的行为准则,加速了古代民族群体共同民族心理的形成,为中亚古代民族发展为现代民族奠定了基础。 作者还论述了中亚伊斯兰化的国家与阿拉伯伊斯兰政权之间的区别。作者指出:首先,阿拉伯人政教合一的内涵之一是国家领袖和宗教领袖身份合一、政权与教权合一;而在中亚突厥王朝中,汗位的继承不是依统治者在宗教界的地位, 而是按汗系的身份继承,政权与教权并不一致。其次,阿拉伯人政教合一的内涵包括国家法律制度和宗教法律制度合一、政府机构和宗教机构合一、政府行为和宗教行为合一;突厥王朝实施的法律是按照符合当时部落生活习俗的习惯法,并且司法权也不完全掌握在宗教界首领手中,掌握司法权的大多数是部落首领。第三,在经济制度方面,喀喇汗王朝将伊克塔土地制度与以往的阿尔泰突厥政权的分封制度结合起来,王室成员把国家看成是他们整个氏族的财产,各个成员都有分得一份的权利;大塞尔柱帝国也与喀喇汗王朝一样采取赏赐给王室成员和军事首领的伊克塔制度。第四,在意识形态方面,中亚突厥王朝信奉的伊斯兰教与阿拉伯人奉行严格意义的一神教有所不同。阿拉伯人反对除安拉之外的任何崇拜; 而中亚突厥人的信仰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们接受伊斯兰教的宗教观,承认伊斯兰教的神创说;另一方面,他们保持着原始自然论世界观和万物有灵论的色彩。 11—13世纪是中亚地区突厥化的重要时期。突厥人在6世纪进入中亚地区,来到中亚的突厥人改变了原来的游牧生活,转入定居,开始与当地居民杂居、通婚。经过几百年的融合,到13世纪初,中亚大部分东伊朗语族居民在种族和语言上发生了变化,土著居民在人种上不再是纯欧罗巴种的东伊朗人,语言也不再是纯正的东伊朗语。这一同化过程被学界名为“突厥化”。作者指出:中亚居民的突厥化,除了统治民族的优势地位和依靠绝大多数的突厥移民外,突厥语与伊朗语相近也是其中一个有利条件。 在伊斯兰化的过程中,中亚突厥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互渗透、整合,经过对多元文化扬弃、纳新、吸收、发展,最终形成的是一种以突厥传统文化为特质、 以伊斯兰教为表象的新文化体系。 《中亚史》 第三卷的分工:有关塞尔柱人、塞尔柱帝国部分由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刘如梅执笔;其余部分由贵州师范大学教授蓝琪执笔。 蓝 琪

书籍目录:

第一编 中亚突厥王朝的兴起(10 世纪下半叶至 11 世纪上半叶) 第一章 欧亚草原的游牧民族 ……3 第一节 基马克联盟与钦察—库曼人 ……3 第二节 古思人 ……9 第三节 佩切涅格人和可萨人 ……16 第四节 葛逻禄人、 样磨人和炽俟人 ……22 第二章 突厥王朝的建立 ……29 第一节 回鹘与喀喇汗王朝 ……29 第二节 伽色尼王朝 ……36 第三节 塞尔柱王朝 ……44 第三章 兼并与扩张 ……50 第一节 喀喇汗王朝的东扩 ……50 第二节 河中地区的争夺 ……54 第三节 呼罗珊的争夺 ……60 第四节 兼并北印度 ……67 第四章 社会经济与宗教、文化 ……76 第一节 社会经济 ……76 第二节 宗教 ……84 第三节 文化 ……89 第二编 中亚突厥王朝的发展和西辽的建立(11 世纪下半叶至 12 世纪上半叶) 第一章 东、西喀喇汗王朝 ……99 第一节 东、 西喀喇汗王朝 ……99 第二节 喀喇汗王朝的统治 ……108 第二章 西辽 ……117 第一节 西辽的建立 ……117 第二节 西辽的统治 ……124 第三章 塞尔柱帝国 ……129 第一节 塞尔柱帝国的建立 ……129 第二节 东塞尔柱帝国 ……137 第三节 塞尔柱帝国的统治 ……142 第四章 伽色尼王朝 ……152 第一节 伽色尼王朝 ……152 第二节 伽色尼王朝的统治 ……161 第三节 伽色尼王朝的土地与财政制度 ……167 第四节 伽色尼王朝军队 ……172 第五章 诸政权之间的关系 ……179 第一节 塞尔柱帝国与喀喇汗王朝、花剌子模国之间的关系 ……179 第二节 塞尔柱帝国与伽色尼王朝 ……184 第六章 社会经济 ……193 第一节 河中地区及其以东地区 ……193 第二节 呼罗珊 ……199 第七章 宗教与文化 ……204 第一节 宗教 ……205 第二节 文化 ……212 第三节 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 ……221 第四节 尼扎姆·莫尔克与《治国策》 ……228 第八章 对外关系 ……236 第一节 喀喇汗王朝、西辽与辽、宋、金的关系 ……236 第二节 伽色尼王朝与北印度 ……242 第三节 塞尔柱帝国与拜占庭帝国 ……246 第三编 西辽和突厥王朝的衰落(12世纪中叶至13世纪初期) 第一章 西辽与突厥王朝的衰亡 ……255 第一节 西辽 ……255 第二节 后期东、西喀喇汗王朝 ……264 第三节 后期塞尔柱帝国 ……272 第四节 后期伽色尼王朝 ……277 第二章 昙花一现的新兴政权 ……282 第一节 花剌子模帝国 ……282 第二节 花剌子模帝国的统治 ……290 第三节 古尔王朝的兴衰 ……295 第四节 古尔王朝的统治 ……303 第三章 内外关系 ……308 第一节 内部争夺 ……308 第二节 对外关系 ……313 第四章 社会经济 ……320 第一节 西辽契丹人社会经济的变化 ……320 第二节 社会经济 ……326 第五章 宗教与文化 ……333 第一节 宗教 ……333 第二节 苏菲派 ……337 第三节 文化 ……344 第六章 伊斯兰化和突厥化 ……350 第一节 伊斯兰化 ……350 第二节 突厥化 ……362 附录一:世系表 ……371 附录二:地图 ……377 参考书目 ……381 中外译名对照 ……387

作者简介:

蓝琪,女,1948年生,湖北安陆人,1983年师从项英杰先生研究中亚史,1986年获武汉大学硕士学位,随后在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任教,二级教授,2015年8月退休。主要从事中亚史、突厥史、中外关系史的研究。主要专著:《称雄于中亚的游牧民族》、《16—19世纪中亚各国与俄国关系论述》、《金桃的故乡——撒马尔罕》;译著:《草原帝国》、《治国策》、《中亚文明史》第五卷等。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适配(330+)
  • 朗读(736+)
  • 篇幅适中(525+)
  • 扫描(122+)
  • 书签(319+)
  • 内容完整(271+)
  • 自学(127+)
  • 惊喜(400+)
  • MOBI(630+)
  • 学者(803+)
  • 精校(930+)
  • 流畅(960+)
  • 重排(865+)
  • 带书签(100+)
  • 无广告(647+)
  • 珍藏(207+)
  • 职场(139+)
  • 科研(763+)
  • 影印(593+)

下载评论

  • 用户1740280744: ( 2025-02-23 11:19:04 )

    双语版电子书下载稳定,支持MOBI/AZW3格式导出,值得收藏。

  • 用户1719396684: ( 2024-06-26 18:11:24 )

    优质的教材资源,互动设计提升阅读体验,资源优质。

  • 用户1715032229: ( 2024-05-07 05:50:29 )

    内容引人入胜,一口气读完!

  • 用户1737066608: ( 2025-01-17 06:30:08 )

    双语功能搭配EPUB/AZW3格式,高清数字阅读体验,操作便捷。

  • 用户1733162613: ( 2024-12-03 02:03:33 )

    双语功能搭配MOBI/TXT格式,无损数字阅读体验,体验良好。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以下书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