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编纂
人物简介:
馮從吾,字仲好,長安人,明代學者,以濂洛之學為宗,學者稱少墟先生。
孫奇逢,字啟泰,號鐘元,直隸人,明末清初人,學者稱夏峰先生。
儒藏(精華編·一五四)书籍相关信息
- ISBN:9787301118726
- 作者: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编纂 / [明] 馮從吾、[清] 孫奇逢 撰 / 王敬松、劉韶軍 校點 / 孙奇逢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8-7
- 页数:816
- 价格:1,200.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精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丛书:儒藏(精华编)
- 适合人群:儒学研究爱好者, 哲学研究者, 历史学者, 文化研究者,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者, 高等院校师生
- TAG:中国哲学 / 儒家经典 / 古代思想 / 儒学 / 历史文献 / 古籍精粹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更新时间:2025-05-08 00:04:39
内容简介:
《儒藏》精華編一五四冊屬史部傳記類,包括《元儒考略》與《理學宗傳》二書,並有存目書一種《關學編》。
其中《元儒考略》是明代學者馮從吾所作,爲元代儒家學者的傳記集,其對元儒的匯集、梳理,爲後世研究元代儒士和儒學提供了便利與啟示。校點者整理工作过程中所采用底本爲明萬曆四十三年刻本,此本爲後續刻本之祖本,同時改本內容完足,且是經過精校精刻的本子,作爲底本是恰當的選擇。另四庫本、毛抄本和知服齋本均具有校勘價值,擇用爲校本也較爲合理。校點者王敬松。
《理學宗傳》是清初學者孫奇逢所著,輯録歷代儒家重要學者的生平傳記和代表作品,並選録後代學者的有關評論,也發表自己的見解,彙編成書,是研究儒學發展史和學術史的重要資料。《理學宗傳》於康熙五年定稿,初刻於康熙六年,光緒七年浙江書局翻刻,版本系統較爲簡單。由於流傳至今的康熙六年刻本字跡頗多模糊之處,校點者選擇了光緒七年本爲底本,以康熙六年本爲校本。編輯初審過程中發現,康熙六年本確實在眉批等處漫漶較多,辨識不易,以字跡較清晰的光緒七年本爲底本較爲合理。校點者劉韶軍。
存目的《關學編》則是馮從吾梳理關學這一儒家學派源流傳承之書,具體見載《儒藏》精華編二六四冊《馮少墟集》中。
全格式电子版 - 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