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江
人物简介:
阿兰·巴迪欧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前哲学教授,法国哲学家。师从法国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性人物路易·阿尔都塞,并参与了阿尔都塞为科学家举办的哲学讲座班。20世纪80年代之后,巴迪欧对阿尔都塞的思想进行了反思,并先后发表了《主体理论》(1982)、《存在与事件》(1988)、《存在与事件2:世界的逻辑》(2006)、《存在与事件3:真理的内在性》(2018),宣告了他以康托尔数学集合论为根基的新哲学的诞生。他的其他重要著作还包括《我们能思考政治吗?》《元政治学概述》《伦理学》《爱的礼赞》《非美学手册》《维特根斯坦的反哲学》《德勒兹:存在的喧嚣》《圣保罗》《瓦格纳五讲》《柏拉图的理想国》《哲学与政治之间谜一般的关系》《法国哲学的历险》等。
关于译者
蓝江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江苏省社会科学杰青,全国国外马克思主义学会理事。主要研究当代欧陆左翼激进思潮,尤其是引介和研究巴迪欧的事件哲学和阿甘本的生命政治思想。主要著作有《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多维历史轨迹》《阿甘本五讲》《忠实于事件本身:巴迪欧哲学思想导论》,主要译著包括巴迪欧的《存在与事件》《存在与事件2:世界的逻辑》《世纪》《哲学宣言》《数学颂》《小万神殿》,阿甘本的《王国与荣耀》《敞开》《宁芙》等。
存在与事件2书籍相关信息
- ISBN:9787305200120
- 作者:[法] 阿兰·巴迪欧 / 蓝江
-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4-1
- 页数:748
- 价格:198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精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丛书:当代激进思想家译丛
- 原作名:Logiques des mondes:L'être et l'événement,2
- 适合人群:科幻小说爱好者,对时间旅行概念感兴趣的人群,喜欢探讨哲学和伦理问题的人,对虚拟现实技术有浓厚兴趣的读者,以及对现实主义风格小说感兴趣的读者
- TAG:科幻小说 / 时间旅行 / 现实主义 / 虚拟现实 / 伦理思考
- 豆瓣评分:8.8
- 更新时间:2025-05-13 02:24:42
内容简介:
继宣言性著作《存在与事件》后,法国当代重要思想家巴迪欧“存在与事件”系列第二本巴迪欧事件哲学代表性著作。
我们如何在世界之中,从此在出发来思考存在表象的逻辑学。
☆巴迪欧的“存在与事件”系列文本,从1988年的《存在与事件》到2006年的《存在与事件2:世界的逻辑》,到2018年的《存在与事件3:真理的内在性》,前后历时近30年,是其以康托尔数学集合论为根基的事件哲学的宣言性著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存在与事件2:世界的逻辑》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提出了一种新的身体定义,将其理解为真理之身体,或可主体化的身体。正如存在之所为存在是通过数学来思考的,表象,或者在世界中存在,是通过逻辑来思考的。《存在与事件2:世界的逻辑》说明了世界是什么,这个世界上的对象是什么,以及世界上的关系是什么。
☆在《存在与事件》中,巴迪欧以康托尔-事件为前提,通过多的数学理论彻底变革了真理的本体论;而在《存在与事件2:世界的逻辑》中,巴迪欧则通过层的逻辑理论彻底改变了超验和经验的结合。
☆哲学最终需要解答的问题:什么是活着?活着,就是“成为不朽”。世界的无限性就是让我们摆脱所有有限的不幸。我们开启了世界的无限性。活着成为可能。 [重新]开始生活就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作为巴迪欧的“存在与事件”系列的第二本,本书讨论了我们如何在世界之中,从此在出发来思考存在表象的逻辑学。其前作《存在与事件》主要谈论的是存在的本体论,即关于存在之所为存在的原理,而本书主要谈论的是让存在的本体论在世界上具现化。我们作为有限的存在者,在具体的世界中的存在,实际上是在一个有限的超验框架下来思考不同存在物的表象。事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撕破了这有限的超验框架,让无法实存和表象的存在物得以在新的世界中表象出来。
全格式电子版 - 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