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昆曲珍本典故注释曲谱(共4册)

北方昆曲珍本典故注释曲谱(共4册)电子书籍推荐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一
2017年6月22日,是北方昆曲剧院建院60周年的日子,从韩世昌、白云生、侯永奎、马祥麟、侯玉山等北昆建院十老算起,已经历了5代艺术家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如今,作为北昆新时期的第六代接班人——北昆2011级学员班,也已含苞待放,茁壮成长。
在北方昆曲剧院建院特刊上,载有广为人知的616出(据重新统计)传统家底剧目,经过数代北昆人近一个花甲的孜孜不倦、顽强拚搏、广征博采、努力创新,不仅在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抢救性保存下来北昆一脉200余出经典老戏,还向南方老艺术家习得近百出昆曲菁华。加上超过150出的新编剧目,为整个昆坛剧目画廊,奉献了北昆人多姿多彩的全新力作。近十年来,剧院新一届领导班子锐意改革、顽强进取,创作出原创剧目《红楼梦》上下本、《续琵琶》、大都版《牡丹亭》、《影梅庵忆语——董小宛》、《五人义》、《孔子之人卫铭》、《李清照》、《白兔记·咬脐郎》、《飞夺泸定桥》、《汤显祖与临川四梦》等众多广受观众喜爱的优秀获奖作品。
二
近60年来,有关传承与研究的工作,既有剧院的创作研究演艺人员,也有各级艺术研究院所、资深的曲家、爱好者,是他们本着对昆曲艺术的挚爱,不畏艰难,或由组织安排,或是自发自觉,甚至冒着政治迫害(文革时期)的风险,从点滴人手,逐渐开展的。
北昆剧院建院之初,就有建院特刊刊印行世,其后随着剧院的发展,有关戏曲龙套艺术、原创剧目或曲谱单行本、以及生旦净末丑表演艺术等类别的专著相继问世。1979年恢复建院之后,《荣庆传铎》、《新缀白裘》、《白云生文集》、《北方昆曲论集》、《古腔新韵——北昆(宦门子弟错立身)评论文集》、《韩世昌表演艺术》等一大批剧本、曲谱、表演艺术总结相继问世,近年来更有《大武生》、《走进牡丹亭》、《大元徵音》等根据传主个人口述整理的传记出版,《红楼梦》、《续琵琶》、《琵琶记》、《宦门子弟错立身》、《大江东去浪千叠——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侯少奎舞台艺术专辑》,以及目前已知的惟一记录韩世昌、白云生、侯永奎、马祥麟、侯玉山、白玉珍、沈盘生、孟祥生等八位老艺术家舞台风采的彩色电影资料片、后经过子女、学生等配音以DVD形式呈现的《北方昆曲剧院老艺术家舞台艺术》等一系列的舞台演出版视频资料的大量挖掘,一大批剧场演出实录式CD的行世,都为北方昆曲的再度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当前,我们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将《北方昆曲珍本典故注释曲谱》四卷本、《昆音笛技传承》、《侯玉山昆弋曲谱》上下本、《北方昆曲史稿》、《马祥麟演出剧本集》等一大批重磅艺术资料编辑出版,更是体现了北昆人在新时代传承活动中的重要贡献。例如《侯玉山昆弋曲谱》就是侯玉山先生等老一辈艺术家苦心孤诣所传承的北派艺术特点和价值的绝好总结;《侯玉山脸谱》不仅保留了自上世纪80年代侯老自己勾画在脸上的绝版昆弋脸谱100余幅,而且见证了北昆第一代艺术大师的绝佳艺术行迹;《北方昆曲珍本典故注释曲谱》记录了北昆演出版本的独特唱法、演奏技法并对剧本中的典故进行了详尽的解读;《昆音笛技传承》记录了南昆笛王许伯遒真传徐达君先生在北昆的创造性继承;《马祥麟演出剧本集》以手稿影印的方式保留了马老手抄本的文献以及北昆剧目的原始风貌。
凡此种种,其重要性归纳有三:
其一,北昆人的关注重点已经由浅层次的纯记录保存向纵深迈进了一大步,它既体现了我们在将表演实录精确把握的基础上,对深层文化内涵有所考量,有所辨析,有所拓展,同时也体现在我们这些后学者以崭新的角度,对大昆曲进行了多方位的观照;
其二,在全面掌握技术要诀的层面之上,高屋建瓴地开启了北昆演绎的理论总结,且形式不拘一格,内容变化多姿;
其三,我们已经着手全面回望北方昆曲艺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北昆生态文化的规律性研究。
基于以上三点,我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北方昆曲不仅是剧种辞典上的条目、存目,她必将是以全新的形态、鲜活的生命力对整个昆曲剧种文化的演进,提供出方向性的决策思考,同时也必将为北方昆曲剧院的建设研判出更加准确的发展路径。
四
昆曲荣耀,六十年弹指一挥间,步人甲子之期的北方昆曲剧院,是无数艺术家用生命造就了她今天的辉煌!
“形气转续,变化而嬗”(汉·贾谊语),21世纪的文化大融合,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带给北昆人的既有新的机遇,又是新的挑战。孜孜不倦的北昆人面对全新的社会形态,不忘初心,正昂首奋进,开创着崭新的未来。
我作为北昆剧院的领头人,为我们的团队,为我们当代昆曲人献给中国大昆曲的这份寿礼,真正感到已心有所寄,情有所付,使命有所依归……
是为序。
书籍目录:
单刀会·训子
单刀会·刀会
西游记·认子
西游记·北饯
西游记·学舌
东窗事犯·扫秦
昊天塔·激良
牧羊记·望乡
昊天塔·会兄
琵琶记·赏荷
琵琶记·卖发
琵琶记·描容
琵琶记·书馆
琵琶记·扫松
荆钗记·见娘
荆钗记·男祭
白兔记·出猎
白兔记·回猎
紫钗记·折柳、阳关
南柯记·瑶台
牡丹亭·闹学
牡丹亭·游园
牡丹亭·惊梦
牡丹亭·寻梦、
牡丹亭·冥判
牡丹亭·拾画、叫画
牡丹亭·硬拷
浣纱记·寄子
红梨记·亭会
红梨记·醉皂
宝剑记·夜奔
焚香记·阳告
连环记·小宴
连环记·大宴
连环记·梳妆
连环记·掷戟
水浒记·活捉
水浒记·刘唐
西楼记·楼会
玉簪记·琴挑
玉簪记·问病
玉簪记·秋江
一种情·冥勘
西厢记·惠明下书
西厢记·跳墙着棋
西厢记·佳期
西厢记·拷红
绣襦记·打子
绣襦记·莲花
绣襦记·剔目
霄光剑·功宴
狮吼记·梳妆
狮吼记·跪池
蝴蝶梦·说亲
蝴蝶梦·回话
金貂记·北诈
草庐记·花荡
惊鸿记·醉写
作者简介:
王城保,自号曲痴斋主。1941年8月24日生于北京。汉族。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振兴昆曲京剧协会理事。
1958年进入北昆高训班,师承著名笛师高景池,学习曲笛、海笛、笙、唢呐、堂鼓等;师从萧劳学习唐诗、宋词、元曲及其创作;师从叶仰曦研习昆曲格律;师从陶君起、吴晓铃等系统学习戏曲文学、音乐等理论知识。
曾为韩世昌、白云生、侯永奎、侯玉山、马祥麟、白玉珍、孟祥生、魏庆林、沈盘生等北昆大师主奏《刺虎》、《牡丹亭·游园·惊梦》、《痴梦》、《拾画、叫画》、《金不换》、《夜奔》、《夜巡》、《单刀会》、《嫁妹》、《藏舟》、《绣襦记》等北昆代表作:为各位前辈的弟子、学生李淑君、丛兆桓、虞俊芳、侯少奎、白士林、洪雪飞、张毓雯、蔡瑶铣、韩建成、顾凤莉、王宝忠、乔燕和等主奏继承、创新剧目《李慧娘》、《荆钗记》、《棋盘会》、《雷峰塔》、《双按院》、《出潼关》、《三上西天》、《宗泽交印》、全本《奇双会》、《江姐》、《琼花》、《飞夺泸定桥》等共108个剧目。60年代,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纪念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关汉卿,由昆剧大师俞振飞与著名表演艺术家言慧珠联袂示范演出《长生殿·惊变》,特邀王城保先生担任司笛。
1995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设昆曲知识讲座8讲,深受好评。同年为剧院大戏《风筝误》作曲。几十年来,多次担任“梅花奖”专场、重大庆典活动专场司笛,参与编辑纪念画册《兰圃》,并有多篇专业文章见诸报刊。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步***青:
( 2025-04-04 14:24:52 )
。。。。。好
-
用户1743994109:
( 2025-04-07 10:48:29 )
图文功能搭配AZW3/TXT格式,优质数字阅读体验,操作便捷。
-
用户1744556481:
( 2025-04-13 23:01:21 )
互动功能搭配MOBI/AZW3格式,精校数字阅读体验,体验良好。
-
用户1716668816:
( 2024-05-26 04:26:56 )
优质的报告资源,图文设计提升阅读体验,体验良好。
-
用户1730391095:
( 2024-11-01 00:11:35 )
精校版本报告资源,PDF/AZW3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体验良好。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