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先秦两汉文体学史 - 作者:李冠兰

李冠兰

人物简介:

吴承学,1956年生,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讲座教授、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明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诗文与诗文评、中国古代文体学等。著有《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国古典文学风格学》《晚明小品研究》《近古文章与文体学研究》等,发表论文多篇。曾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思勉原创奖与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等。 李冠兰,1984年生,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体学、先秦两汉文化与文学、出土文献与文本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论文获第十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本书部分章节作者还有何诗海、陈赟、张润中、杨东林、余煜珣等。

先秦两汉文体学史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先秦两汉是中国文体学发展的滥觞期,孕育着中国文体学的基因,对后世文体理论、文体批评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对这一时期文体学史的深入考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卷通过梳理先秦两汉文体学发生、发展的内部动因,形态特征及演变规律,深入发掘这些因素与相关的外部背景的互动关系,如礼乐文化、政治制度、经史目录之学等,对先秦两汉文体学的发展历程进行立体而全面的勾勒。本卷的研究方法,一方面,在继承古典文体学研究范式基础上,“考之以制度,证之以实物”,对早期文体观念的研究不局限于传世文献,还十分重视收集与运用出土文献,考证文体的实物形态,并与传世文献进行充分对比、互相释证,以期以实证的方法充分地还原在层累的思想观念体系中隐藏的文体观念;另一方面,引入经学、文献学、文字学等研究方法,以期准确、客观、全面地把握早期文体学的独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