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 中篇小说卷下 - 作者: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组委会

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组委会

人物简介:

◎嘎·希儒嘉措◎ 《岩啸》[著] 蒙古族,1954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赤峰市文联专业作家。曾出版诗歌、中短篇小说、散文集四部,编著、译著六部。获得省、自治区以上文学创作奖十四次,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四次,“敖德斯尔”奖、孛儿只斤蒙古文学奖各一次,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两次。五篇作品被选入初中、高中、大专院校课本,部分作品被翻译介绍至国外。 ◎白·呼和牧奇◎ 《岩啸》[译] 曾用名白铁宝,蒙古族,1959年生。诗人、翻译家、文化学者,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文学翻译家协会理事,日本国北海道蒙古文化会海外顾问。用蒙汉日文出版诗集七部,蒙汉日互译作品达五百万字。 ———————— ◎巴·格日勒图◎ 《蒙兀儿斤大伯》[著] 蒙古族,1937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大学教授。主编《蒙古学百科全书·文学卷》。出版有理论专著《蒙古文论精粹》《蒙古文论史研究》《蒙古文学论》等、文学作品《金色的兴安岭》《气吞山河的人们》《阳光普照的大地》《巴·格日勒图文学作品选》(一、二卷)等二十余部。 ◎席·照日格图◎ 《蒙兀儿斤大伯》[译] 蒙古族,1973年生。奈曼旗蒙古语言文字学会会员,通辽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为自由职业者。蒙译汉译作《迁坟》发表于《草原》文学月刊。曾与他人合作出版过蒙译汉文集《诺恩吉雅》。除蒙译汉作品外,用汉语创作的诗歌、散文获过各类征文优秀奖。 ———————— ◎巴布◎ 《森林的叹息》[著] 蒙古族,1962年生。蒙古文学作家。自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在内蒙古蒙语杂志上先后发表一百三十六首诗歌、三十六篇短篇小说、十六篇中篇小说。其代表作《森林的叹息》获得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中篇小说集《森林之叹》获内蒙古中篇小说集优秀奖。 ◎照日格图◎ 《森林的叹息》[译] 蒙古族,1983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文学翻译家协会副主席,现为蒙古文期刊《内蒙古青年》副主编。翻译作品一百五十余万字,散见于《译林》《民族文学》《读者》《环球时报》等。出版有长篇小说《试婚》(合著)等。 ———————— ◎阿尤尔扎纳◎ 《老人与戈壁》[著] 蒙古族,1955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内蒙古自治区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金钥匙》编辑部副主编、译审。多次在《民族文学》《草原》等刊物发表作品,出版有中篇小说集《远古的戈壁》《野驴出没的戈壁》及译作《暴雨》《罕山白头翁》《阿木利》等。曾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和“苏鲁德”杯蒙古文中篇小说大赛二、三等奖,首届“朵日纳文学奖”。 ◎照日格图◎ 《老人与戈壁》[译] 蒙古族,1983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文学翻译家协会副主席,现为蒙古文期刊《内蒙古青年》副主编。翻译作品一百五十余万字,散见于《译林》《民族文学》《读者》《环球时报》等。出版有长篇小说《试婚》(合著)等。 ———————— ◎赛音巴雅尔(已故)◎ 《中年万岁》[著] 蒙古族,1947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文艺部主任、副主编,著名小说家,当代蒙古文学创作中运用意识流小说手法的第一人。1979年发表处女作《太棒的小伙子》,之后发表过百余篇小说,其中《朝克图太吉》《未结尾的中篇》等获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等多种文学奖,长篇小说《心灵的神马》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照日格图◎ 《中年万岁》[译] 蒙古族,1983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文学翻译家协会副主席,现为蒙古文期刊《内蒙古青年》副主编。翻译作品一百五十余万字,散见于《译林》《民族文学》《读者》《环球时报》等。出版有长篇小说《试婚》(合著)等。

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 中篇小说卷下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第一辑 中篇小说卷 《中篇小说卷•下》收入《岩啸》《蒙兀儿斤大伯》《森林的叹息》《中年万岁》《老人与戈壁》五个中篇。 这些小说秉承现实主义精神,叙述丰茂淳朴,多元地表现了蒙古族浓郁而独特的风貌情调,且颇具当代性。尤其是《岩啸》和《森林的叹息》两篇,前者不只是人虎之间的一段传奇故事,亦寄托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的深刻反思,就此而言更像一个寓言;后者对现实的批判锋芒毕露且入木三分,表现出了极大思想和道德的勇气;而作为二者共同背景的,则是一个民族在生命本体意义上与自然的血脉相通、不可分割。《老人与戈壁》在结构上突破了线性叙述和平面展开的窠臼,更多引入了蒙太奇式的跳跃和刻画手法,以突出局部的质感和感染力,体现了(民族)传统叙述向现代性敞开的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