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德育课程论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01 19:30:42

德育课程论

德育课程论精美图片

德育课程论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07224409
  • 作者:易连云 编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5
  • 页数:342
  • 价格:31.9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适合人群:教育工作者, 德育教师, 教育研究人员, 课程开发者, 高等院校教育专业学生, 对教育理论有兴趣的学者
  • TAG:教育理论 / 教育学 / 教育心理学 / 课程设计 / 德育研究 / 教师发展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更新时间:2025-05-01 19:30:42

内容简介:

《德育课程论:理念与文化》是国家“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与教学创新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国优秀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生命。实践’学校德育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德育课程论:理念与文化》立足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对传统道德丰富与深刻的内涵,特别是传统道德文化强调生命意识与生命活动中个体体验的精神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挖掘和领会,并结合对现实德育问题的反思,尝试提出了以“生命•实践”为基础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新理念。全书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着重分析现实中的学校冲突与困惑,指出现代社会申的学校德育问题产生的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原因。第二章主要探讨道德及其概念,以期建立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第三章从文化角度对学校德育课程进行追问与反思,特别是对当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申的问题进行思考。第四章主要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进行反思,介绍外国学校德育课程实施情况,以期参考与借鉴。第五章是《德育课程论:理念与文化》的重点,在充分领悟传统道德文化课程资源的同时,探讨如何建立以传统道德文化为基础的现代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最后的结语,是对全书的一个基本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进一步的思考。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困惑与冲突:现实的德育与德育的现实 第一节 社会转型对学校德育的冲击 一、走进新时代 二、社会变革与学校德育拷问 三、理想的德育与现实的困惑 第二节 全球化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德育应对 一、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交融与冲突 二、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民族文化交融与冲突 三、多元价值观念与道德确定性质疑 第三节 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身份认同 一、谁是教育者?——德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身份危机 二、“一无所有!”——教师与学生面临的价值观空洞 三、“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教师师德的尴尬第二章 概念与语境:德育课程建设的逻辑预设 第一节 德育概念梳理 一、学校德育概念的历史回顾 二、“大”德育与“小”德育——德育概念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争论 三、回归本质的道德教育 第二节 德育概念的内在冲突与矛盾 一、现行德育概念内涵及特点 二、理论的冲突与实践的困惑 三、现行德育概念的内在冲突与矛盾分析 第三节 德育中的道德基础辩护 一、德育有道德性吗? 二、学校德育中的道德性缺失 三、传统道德中泛道德意识的现代解读 四、道德教育语境中的学校德育第三章 解读与反思: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文化追问 第一节 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新意解读 一、以人为本的德育课程新理念 二、课程内容综合化与课程开发主体多元化 三、强调主动学习的教学观 四、强调学校德育课程的现实生活基础 五、研究型教师——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转换 第二节 学校德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本解读——德育课程建设中的理念追问 二、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申的问题分析 第三节 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反思 一、道德是否可教——对德育课程的学科性质疑 二、德育的人文性与人文化的德育——以人为本意义领悟 三、学校德育课程的文化自觉与文化生成第四章 文化多样性:不同视野下的德育与德育课程 第一节 跨文化与学校德育课程的民族性 一、遭遇后现代:文化的多样性与冲突 二、从“美人之关”到“各美其美”:道德价值观的多元与学校德育中的相对主义 三、德育课程的民族性 第二节 外国学校德育与德育课程(上) 一、美国的学校德育与德育课程 二、英国的学校德育与德育课程 三、法国的学校德育与德育课程 第三节 外国学校德育与德育课程(下) 一、日本的学校德育与德育课程 二、印度的学校德育与德育课程 三、韩国的学校德育与德育课程第五章 追根与溯源: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课程资源 第一节 格物、致知: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知识基础 一、道德的误读与学校德育的缺失 二、道德生活与道德科学:道德的形而上学思考 三、格物、致知: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知识基础 第二节 天之大德日“生”: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生命意义解读 一、天之大德曰“生”:传统道德之生命维度 二、生活意义的消解与学校道德教育同生活世界的疏离 第三节 德者,得也:道德教育的内在自觉与主体培养 一、“道”与“德”语义考察 二、道德主体的道德自觉与自我生成结语 跨越世纪的主题:学校德育课程的生活基础与生活世界的德育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简介:

易连云,1963年生,重庆奉节人。1983年本科毕业,担任中学英语教师6年。1989年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学校德育;1992年毕业后到西南师范大学任教。1996年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职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德育原理与高校德育。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师范大学公民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教育部重点文科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错乱(798+)
  • 感动(583+)
  • 科研(637+)
  • 惊喜(614+)
  • MOBI(770+)
  • 朗读(669+)
  • 研究(232+)
  • 影印(872+)
  • 完整(615+)
  • 破损(769+)
  • 云同步(720+)
  • 职场(269+)
  • 最新(532+)
  • 秒传(801+)
  • 双语(332+)
  • 多终端(674+)
  • 科幻奇幻(395+)
  • 原版(415+)

下载评论

  • 用户1731557379: ( 2024-11-14 12:09:39 )

    精校的学术资源,互动设计提升阅读体验,操作便捷。

  • 用户1721210713: ( 2024-07-17 18:05:13 )

    优质的教材资源,多格式设计提升阅读体验,值得收藏。

  • 用户1719793847: ( 2024-07-01 08:30:47 )

    无损的小说资源,图文设计提升阅读体验,资源优质。

  • 用户1715051985: ( 2024-05-07 11:19:45 )

    无损的学术资源,图文设计提升阅读体验,资源优质。

  • 用户1743982365: ( 2025-04-07 07:32:45 )

    高清的小说资源,音频设计提升阅读体验,操作便捷。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