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浙江学术文库·协同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一种设计研究框架

当代浙江学术文库·协同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一种设计研究框架精美图片

当代浙江学术文库·协同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一种设计研究框架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当代浙江学术文库·协同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一种设计研究框架》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境脉问题分析。包括引言和第一章。通过文献分析、理论阐释与实践观察,分别从知识论、本体论、认知论、学习隐喻和系统观四个层面对学习系统的境脉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探析,以回应知识时代学习的李约瑟难题:在知识时代丰富的信息技术条件中,个体的知识建构和自身发展反而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本部分主要阐述了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及必要性,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多层次、多视角的探析。第二部分为理论建构与模型开发。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在境脉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教育、心理、课程与教学、教育技术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诸多领域众多专家充实的研究成果,《当代浙江学术文库·协同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一种设计研究框架》系统地提出了“协同学习”这一概念框架,采用理论构建和结构化思维的方法,系统构建了协同学习元模型、场域模型及其动力学、分析了协同学习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实践维度,提炼了协同学习的机制与原理,分别从5个大的原则及20条推论进行系统建构,分别是深度互动、汇聚共享、集体思维、合作建构及多场协调,为协同学习的实践设计提供了指南。第三部分为使能技术设计与可用性测试。包括第四章。设计研究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理论与技术制品的双重迭代。作为一个面向知识时代的学习系统框架,技术成为一个重要的维度,也成为系统变量映射的重要“给养”(Affordance)。

书籍目录:

引言 协同学习的设计研究之旅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定位 三 设计研究 四 研究架构 第一章 学习系统的知识时代追溯 第一节 知识时代学习的李约瑟难题及其框架指向 一 时代变迁:信息社会迈向知识社会 二 知识时代教育的“李约瑟难题”:知识的悖论与整观的缺失 三 学习目标的统整:关注21世纪学习目标,重建知识创新的目标取向 四 学习系统的重建:提倡能力本位学习,重构整观教育的价值框架 第二节 从数据到智慧:知识创新的多维构面剖析 一 知识及其连续体 二 学习情境中的知识多维度构面 三 追问:知识的动力学特质与新型知识观 第三节 从个体到群体:教学主体的双向互动回归 一 学习系统中的群体及其支持 二 教学传播系统及其结构向度 三 追问:学习系统中的群体缺席与互动失衡 第四节 从习得到建构:学习领域的多重隐喻解构 一 学习隐喻概述 二 学习的三 种隐喻 三 追问:多重学习隐喻中的分布式机制 第五节 从认知到发展:学习系统的整观取向诉求 一 概述 二 学习系统及其分析框架 三 学习领域与个体发展指向:多维视角 四 从全脑学习到全人教育:整体诉求 五 比较与述评:学习系统要素的抽象 小结反思:设计研究之广博考究 第二章 协同学习系统的模型与框架 第一节 重塑面向知识时代的学习系统新框架 一 学习系统模型的协同学关照 二 现有学习系统的局限 三 创设适应知识时代的学习系统新框架 第二节 协同学习系统元模型 一 协同学习含义 二 协同学习系统元模型 第三节 协同学习系统场论及其动力学 一 从场、认知场到学习场 二 协同学习场 三 五 场协同模型 四 协同学习场动力学 第四节 协同学习系统的理论维度 一 知识生态维度 二 学习联通维度 三 认知加工维度 四 多场协调维度 第五节 协同学习系统的实践框架 一 协同学习的实践空间 二 协同学习的深度知识建构框架 三 协同知识建构的过程模型 小结反思:设计研究之原型开发 第三章 协同学习原理与机制 第一节 深度互动原理 一 互动与深度互动 二 深度互动原理及其推论 第二节 汇聚共享原理 一 教育情境中信息传播的汇聚与共享 二 汇聚共享原理及其推论 第三节 集体思维原理 一 思维的个体与集体特质 二 集体思维原理及其推论 第四节 合作建构原理 一 合作建构的内涵 二 合作建构原则及其推论 第五节 多场协调原理 一 多场协调的教育意蕴 二 多场协调原理及其推论 小结反思:设计研究之学习轨线 第四章 协同学习技术系统设计 第一节 信息技术与学习系统创新 一 信息技术与学习系统变革 二 技术系统与学习方式的发展演变 三 学习系统中的技术角色 第二节 协同学习系统中的技术隐喻 一 协同学习系统的技术要素 二 支持知识建构的技术系统 三 协同学习技术系统作为深度知识建构工具 第三节 协同学习技术系统初步架构 一 协同学习工具套件规划 二 知识标注工具设计 三 知识建构工具设计 第四节 协同学习技术系统的可用性测试 一 研究目的 二 分析模型 三 研究设计 四 数据分析 五 可用性分析 第五节 支持深度知识建构的协同学习技术系统架构 一 协同学习技术系统的框架设计 二 协同学习工具套件 小结反思:设计研究之技术制品 第五章 协同学习设计的映射模型与应用框架 第一节 协同学习设计的映射模型 一 协同学习设计概述 二 协同学习设计的映射模型 三 协同学习设计模式的表征与解释 第二节 协同学习活动开发 一 协同学习活动 二 协同学习活动结构 三 协同学习活动编列方法 四 协同学习活动选择矩阵 第三节 协同学习场域构建 一 协同学习场域及其分层 二 协同学习场域设计模型 三 协同学习场域设计策略 第四节 协同学习环境设计 一 协同学习环境概述 二 协同学习的时空结构 三 协同学习的关系构成 四 协同学习工具的结构化选择 第五节 协同学习的应用框架 一 协同学习的教学设计过程 二 协同学习的教学过程设计 三 支持协同学习的教学过程模型特点 小结反思:设计研究之干预开发 第六章 协同学习实证分析与扩展评价 第一节 协同学习第一 循环效果分析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组织 四 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五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协同学习第二 循环改进及效果分析 一 第二 循环研究的必要性 二 教学设计改进 三 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第三节 协同学习系统中知识建构使能机制分析 一 研究目的与内容 二 口语报告分析方法 三 研究实施 四 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第四节 境脉扩展评价:杜郎口中学教改的协同学习特质追寻 一 杜郎口中学及其非典型教改 二 协同学习特质追寻 三 结论与反思 小结反思:设计研究之拓延评价 结语迈向一 种学习系统新框架 一 本书观点总结 二 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 未来研究取向 附录 一 学习系统要素的抽象 二 可视化思维结构与图式 三 协同学习设计模型到典型学习范型的映射分析 四 协同学习活动序列 五 协同学习活动一 学习设计选择矩阵 六 协同学习活动一 原理选择矩阵 七 协同学习研究量表 八 协同学习研究量表信效度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修订(1154+)
  • 感谢(485+)
  • 流畅(1480+)
  • 情节老套(816+)
  • 惊喜(415+)
  • 云同步(827+)
  • 高亮(461+)
  • 职场(613+)
  • 珍藏(910+)
  • TXT(717+)
  • 如获至宝(155+)
  • 多终端(284+)
  • 无损(187+)
  • 超值(306+)
  • 考研(107+)
  • 干货(397+)
  • 优质(453+)

下载评论

  • 用户1744163276: ( 2025-04-09 09:47:56 )

    极速下载PDF/TXT文件,优质小说推荐收藏,操作便捷。

  • 用户1719791173: ( 2024-07-01 07:46:13 )

    音频功能搭配PDF/AZW3格式,完整数字阅读体验,操作便捷。

  • 用户1726374498: ( 2024-09-15 12:28:18 )

    优质的小说资源,音频设计提升阅读体验,操作便捷。

  • 用户1722294054: ( 2024-07-30 07:00:54 )

    期待有声书版本,适合通勤听。

  • 用户1714841421: ( 2024-05-05 00:50:21 )

    流畅下载AZW3/TXT文件,完整报告推荐收藏,资源优质。


相关书评